非药物干预糖尿病,想要依靠医生和医院?请三思!!

2023
09/15

+
分享
评论
糖友圈孙志明
A-
A+

我私下认为:做非药物干预依靠医生和医院获得流量的请三思!!

现在还是有不少项目,依赖医生导流。比如糖尿病逆转服务,还有某些院外处方的药品、功能性食品、互联网医疗服务……一直以来,我认为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病市场开拓。只要不是药品,不应该依赖临床路线,比如,做功能性食品,临床科研在可以在医院。但市场化一定要跳出医院和医生,不然,不仅推广转化效率较低,而且很有可能触碰红线,商业模式一朝塌陷。

集采、按病种付费、药占比考核……,这些个政策都对慢病用药的价格和规模起到了抑制作用。看起来,留下来一定的市场可能性:一方面是医生求变的迫切性;一方面是患者的用药“支持力量”减少,从而转向非药物干预。

但是,这两者能否有机结合?则是个未知数。比如医生不开药转而让患者购买包括逆转在内的服务,或者是引导患者消费非药物类的食品、保健品和功能型营养产品?我觉得,有这种可能,尤其是个别相对比较开放的医生。但是,趋势上肯定是逐渐下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会逐渐收紧。例如糖尿病逆转服务,除非是在院内开展,项目收费获得主管部门同意。其他方式不仅效果差,而且存在极大的违规风险。

糖尿病、心血管、高血压、高血脂、痛风、癌症等等代谢性慢病是原来的用药大户。显然,这也与国家想要节省医保费用的政策方向相冲突。

从趋势上来说,除了消费医疗,国家的政策正在让医院包括非公立医院向公益化方向发展。医疗反腐绝对不是一时的运动。而是推动整体医疗改革的一个步骤之一。所以,建议不是药品和治疗必须的东西尽量远离公立医院和医生。 我们国家的政策具有一定的连贯性,除非有大的变化,4年以后,这种趋势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医生也是一样,除非有大的变动,收入来源会越来越局限于治疗服务检测等服务内。所以,我私下认为:做非药物干预依靠医生和医院获得流量的请三思!!

本文作者:糖友圈大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糖尿病,非药物,政策,药品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