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拔管!两年没说话的她重新发声
2年前,陈女士突发脑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外院手术治疗,抢救时因呼吸衰竭,进行了气管切开套管术,用于救命的气管切开只需分秒完成,想要摆脱气管套管,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陈女士辗转几家医院,多次尝试均未能成功拔管。
常年戴着气管套管,陈女士肺部感染情况一直控制不佳,切口部位甚至长出了息肉,导致气道狭窄,拔管,成了一家人的心病,经朋友推荐,他们来到了武汉市武昌医院康复医学科。
患者因为吞咽困难佩戴了鼻胃管,反流误吸加重了肺部感染,长期瘫痪卧床又严重削弱了其心肺功能,患者无法将痰液从气切处咳出,痰液淤积在肺部,导致肺功能下降。如果不解决上述问题,拔管不可能成功。
杨唐柱主任
康复医学科为陈女士量身定制了一套综合康复方案,医护治康复小组改善其肺部感染、排痰、吞咽和心肺功能、瘫痪肢体康复训练等,康复手段多管齐下后,陈女士肺部感染得到了控制,咳嗽能力明显增强,但是痰液仍很多,无法进行堵管。
该科查阅大量权威文献、集思广益,通过有效规划输液、湿化和雾化时间,避免痰液短时间内增多。同时,辅以抗组胺药物减少气道黏膜分泌物生成,再加上持续的呼吸功能康复,最终将吸痰次数控制在8小时内不超过两次。
十天后,经评估,陈女士达到了拔管指征。在心电监护下,顺利拔除了气管套管。拔管24小时内心电监测正常,一周内生命体征平稳,拔管成功。
当两年多没能开口说话的陈女士,喊出其爱人的名字时,一家人都激动落泪,近日,陈女士好转出院,其爱人亲笔书写了一封感谢信,言真意切地感谢,所有医务人员的努力付出,后又亲自送来了锦旗,再表谢意。
武汉市武昌医院
康复医学科主任杨唐柱提醒
长期留置气切管会出现很多并发症,常见的比如肺部感染、气道狭窄、肺不张等等。尽早拔除气切管,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并发症,同时便于患者恢复吞咽、言语功能,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临床上,拔管并非易事,需要患者的心肺、吞咽、肢体功能等整体功能达到一定水平。所以,成功拔管十分考验康复团队的综合康复实力。
本期专家
杨唐柱
康复医学科主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硕士,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康复医学会电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武汉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擅长:在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脊髓损伤、颈肩腰腿痛等疾病康复评估、诊断、治疗上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 END -
出品 | 武汉市武昌医院
本文部分素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搜索,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