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丨吉大一院成功举办高质量发展医学教育研究方法训练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落实吉林大学关于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培养具有较强执行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卓越师资队伍,9月13日,吉大一院教学部特邀中国医科大学终身教授、前副校长、中华医学院医学教育分会教育研究学组组长孙宝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教学办公室副主任卢章洪,第15会议室举办高质量发展医学教育研究方法训练营(以下简称:训练营)。训练营由教学部副主任朴美花主持。
会议伊始,朴美花隆重地介绍了培训专家,并对各位老师的热情参与表示热烈欢迎。吉大一院副院长张松灵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寄语参训教师能够潜心钻研医学教育改革,共同努力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本次训练营营员包含来自19个教研室的45名教师,训练营以小组为培训单元,每8名教师为一组,围绕各培训要点展开讨论学习。
卢章洪组织营员现场进行了关于医学教育研究的自我反思,向大家介绍了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课程安排。各小组围绕角色分工、实践经验与学习期望进行了交流,各组组长进行了总结发言。卢章洪以“医学教育研究的质性方法“”医学教育研究的混合方法”为题,为大家细致地讲授了医学教育研究可以运用的理论方法。
孙宝志以“怎样把问题转化为高质量的研究课题?”“医学教育改革项目管理的国际进展及我们的经验”为题,结合自己从事医学教育的经历,分享了医学教育研究的定量方法、设计与干预实施、评价与结题。
结合每个专题的讲授,两位专家组织各小组对课题思路设计框架、质性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及课题设计思路进行了讨论汇报,并请营员分享了学习感想及建议。 吉大一院教学部通过组织四个阶段(共 4 天)的训练营,意在帮助教师正确理解与选择教育研究方法,选择高质量的医学教育研究课题,形成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的初步设计思路;正确理解与选择教学理论与方法,理解常用医学教育心理学范式与教学理论,形成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的初步设计框架;正确理解与选择医学教育评价与创新方法,理解医学教育研究的创新思路,形成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的初步设计;反馈与讨论确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的项目设计,形成高质量课题申报,推动医院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建强国之师,是建设教育强国,进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吉大一院将坚持深化医学教育内涵建设,探索新医科建设新理念,加快布局医学专业改革,把握新医科建设新要求。积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医工、医理、医文交叉融合,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建设。
END
来源丨教学部
科室撰稿、摄影丨池丹
齐啸天 刘思夷
提交丨朴美花
科室审阅丨杨明
责编丨薛奥
编审丨于姗姗
发布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