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安宁疗护师资暨从业人员培训班开班
台州市安宁疗护师资暨从业人员培训班
为积极推动安宁疗护服务高质量发展,9月9日至10日,台州市安宁疗护师资暨从业人员培训班在台州市康复医院举行。本次培训班由台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台州市康复医院、台州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承办,来自台州市各医疗机构的75名师资成员和96名从业学员等约200余人参加培训。
浙江省卫健委老龄处处长吴燕萍、台州市卫健委基层卫生与老龄健康处处长王勤军、台州市康复医院副院长毕东军作开班致辞。培训班同时邀请了中国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谌永毅,浙江医院副院长、浙江省安宁疗护指导中心主任陈新宇,浙江传媒学院社科学院王国雨教授,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秘书长王博等省内外知名专家进行授课。
致辞
省卫健委老龄处处长
吴燕萍
抓住第三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省的有利时机,乘势而上,紧紧围绕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目标,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聚焦聚力政策措施支持、专业力量培育、服务网络构建、服务品质提升、社会各界参与等关键环节,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努力打造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安宁疗护服务品牌和标志性成果,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浙江卫健力量。
市卫健委基层卫生与老龄健康处处长
王勤军
王勤军提出安宁疗护发展一要健全安宁疗护服务网络;二要完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三要壮大安宁疗护服务专业队伍,四要是提升安宁疗护服务内涵,五要加强安宁疗护宣传推广。
台州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台州市康复医院副院长毕东军开班发言
介绍了台州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建设情况及重点工作安排,分享了安宁疗护服务评价指标的制定背景及思考。毕东军强调,安宁疗护是一门学科,医疗人员作为安宁疗护推进过程中的主心骨,需要从学科建设与专业角度去推进,才能让安宁疗护走到一定的高度。中心将继续搭建分享交流平台推进安宁疗护的持续性发展。
授课
课程内容分享!
-浙江传媒学院社科部 王国雨 -
《正终•慎终•善终: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生死观念与临终关照》: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生死观念与临终关照,为安宁疗护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他从传统礼仪的角度出发,讲述了从古至今人们在生死观念、临终关怀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帮助患者理解生死观念,是临终关怀的一个重要项目。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 谌永毅-
《中华文化背景下安宁疗护精神慰藉》:谌永毅表明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精神抚慰的必要性,如何将安宁疗护与中华文化结合,融合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对患者进行精神抚慰,并提到了中国文化在安宁疗护精神抚慰的实践。
- 浙江医院副院长 陈新宇-
《浙江省安宁疗护服务规范解读》:结合临床上安宁疗护的实践经验,介绍了浙江省安宁疗护的服务规范。他强调,从事安宁疗护的临床人员一定要对安宁疗护服务规范有深入细致的理解。只有理解了安宁疗护服务规范,才能使得临床实践不跑偏,才能使临终患者得到更高质量的安宁疗护,更有尊严、更舒适、更安宁的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主任护师 项伟岚-
《缓和医疗的发展趋势》:缓和医疗的世界和国内发展的历史;目前世界范围各地区开展的现状及一些国家地区的开展模式,政府、社会支持等;也介绍了国内各地区的开展现状,值得借鉴的经验等。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浙江医院医疗照护病房护士长 项巧珍 -
《基于西湖模式下的安宁疗护实践》:该实践是一种创新的模式,在三甲医院的指导下,开展多学科联合协作,利用信息平台一体化,将病房的安宁疗护通过互联网+衍生到居家照顾,形成了医院+社区、养老院等安宁疗护的新模式,为病人提供一体化、全方位的安宁疗护服务。它也是医联体的一种实践形式,打通了医院、社区、家庭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安宁疗护的闭环管理。
-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秘书长 王博 -
《生前预嘱与<我的五个愿望>》:通过对《我的五个愿望》的介绍,阐述了关注患者感受并让患者生前自己做选择的重要性。她重点强调了尊严死与安乐死的区别,同时也特别强调生前预嘱是没有对错的,生前预嘱已经进入了法律的范围,希望更多人能够参与到生前预嘱理念的普及当中。
另有台州市内各相关学科的10位专家作专题分享,以己之长共同探讨安宁疗护的各项有效实践。
台州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现场为通过考核的培训班成员发放结业证书
台州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第一次例会
随后,台州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第一次例会召开,中心成员近20余人参会。会议由台州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主任毕东军主持。主要内容为汇报上半年安宁疗护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工作开展中问题的讨论。随后部署下半年安宁疗护的重点工作,强调各县级医院安宁疗护病区建设进度需加快,要及时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工作,各建设单位需在下半年年底完成验收评估。
供稿 | 叶伟倩
编辑 | 卢 希
责编 | 李沂航
审核 | 吴践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