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医药反腐风暴中的「普通医生」们,一边抱怨一边担心

2023-09-13 16:50   钰兔科技

医药反腐要治本,就是真正地让医务人员有阳光体面的收入,让腐败的成本极高。

医药反腐风暴汹涌。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轮医药领域的反腐,力度罕见,堪称“最强医药反腐”。

在这场风暴中,首当其冲的无疑是「医药代表」,与此同时,还有一个群体似乎也成为了反腐风暴漩涡,那就是「医生」。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7日,今年已有不少于184名医院院长、书记因涉嫌违纪违法被查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6月份以来,已有至少10名医院领导主动投案自首。

这些被查处的医院领导分布在全国24个省份,其中广东、四川、云南等地的案例较为集中。此次涉案医院中,有超过50家三甲医院的院长、书记受到了影响。

医药反腐,倒霉的还是医生?

近日,一匿名网友在公共平台发布了一篇帖子,声称在医药反腐风暴过后,医疗纠纷事件可能会增加,导致医务人员面临更多的压力,同时病人家属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医疗领域的反腐斗争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而医生们可能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不可否认,此轮医药反腐,医护人员确实在某段时间里成了舆论的关注核心。

一些人甚至将医疗领域的腐败问题与“医生腐败”划等号,将污名投射到医生群体,流言蜚语满天飞,令医疗行业人人自危。

就近期官方披露的案例来看,医药领域确有害群之马,一些人胆大妄为,反腐,对净化行业生态至关紧要。

但“洪洞县里无好人”式的论调和猜测,则是以偏概全,混淆了整体和「关键少数」的概念。

如此一来,不仅冤枉了辛苦的医务工作者,还会加剧医患矛盾,最终损害的还是患者的利益。因此,我们有必要以理性的态度看待医疗领域的反腐斗争及其过程中所带来的一些现象。

风暴中的医护人员

“这次集中整治对于我们普通医生,其实没太多影响,但我依然很担心”

我翻阅了许多医生接受采访的报道,关于这次"行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表示:"没有受到影响"。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他们的担忧也不是毫无根据的。我国超过300万的普通医生,同样身处医药反腐风暴引发的浪潮之中。

比如打开手机,扑面而来的留言是: 

某省大三甲医院院长主动投案;多省卫健委发布医疗纠风部署文件;某省大三甲召开纠风工作会议;会议宣布取消;有一个需要讲课的学习班暂停了;

这些都能让医生们清晰地感受到反腐工作正在开展。

除此之外,日常工作中,患者质疑医生是否乱开药的情况也在变多;一些医院的骨科、眼科和心内科手术量,由于使用的耗材和药品量较大,医生们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考虑,原来可做可不做的手术,现在一律不做。

医药反腐,要治标更要治本

有舆论认为,反腐总是带来行业震动和行业收入收缩,还不如不反。

这种观点不对。

医药反腐,反的不仅是贪腐,更是大量无意义的额外支出,是人才选拔体系的混乱,是领导举亲而弃贤,是医务人员的薪酬与激励制度不合理,是百姓看病难的无力。

所以,腐败该反,而且反腐不应也不会只是一场风暴,而是长期推进的医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腐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应当是反腐之后的制度化,比如完善薪酬制度体系。

当前有关腐败的舆论中,涉及了不少关于医生收入的讨论。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医生的薪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政府对医院的财政投入以及医生提供医疗服务所获得的费用(占大部分)。尽管基本分配制度遵循"多劳多得"的原则,但总体而言,医生的薪酬仍然相对较低。

据丁香园《2021年度中国医院薪酬调研报告》,以肿瘤科为例,正高职称年薪、副高职称年薪、中级职称年薪、初级职称年薪的数据分别为28.8万元、24.2万元、19.5万元、16.7万元。

这一数据传达出两点信息:

1、不同职称的医生,在收入上存在差异。

2、医生需要的不是解决低收入而是提高收入。

正如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权威医改专家李玲教授所说:“医药反腐要治本,就是真正地让医务人员有阳光体面的收入,让腐败的成本极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药,反腐,薪酬,职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