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小伙视力突然下降,脑子里竟长了5厘米大的肿瘤......
小吴今年21岁,长得人高马大,是大学篮球队的主力,可是最近几个月,他总觉得视力下降比较快看东西越发模糊。开始以为是熬夜玩游戏导致,可休息几天后视力也不见好转看东西反而愈发不清楚,视野范围也逐渐变窄了,他把情况告诉了父母小吴家人带着他在当地医院检查,也没发现眼睛有什么问题医生建议他做个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小吴的脑子深部长了一个5公分大的肿瘤,小吴全家陷入了恐慌,小吴也很沮丧,多方打听来到我院神经外科,挂了樊友武主任的号。樊主任看见小吴后就问,你除了视力不好,手掌是不是越来越粗,脚的鞋码也是越穿越大?
得到小吴的肯定回答后,樊主任说:“你这是典型的指端肥大症,再结合当地医院的头颅CT结果,它是一个生长激素型的垂体腺瘤,只是你这个瘤子很大,已经合并出血,且对视神经压迫比较严重,需要进一步抽血化验激素水平,完善垂体MRI检查”。
小吴父母赶紧给他办理了住院,进一步完善各项检验检查。樊主任组织科室进行病例讨论:小吴的垂体MRI可以看到鞍区巨大肿瘤,瘤内的出血主要在前上方,这也是导致小吴视力近期突然下降的主要原因。垂体激素化验结果提示生长激素和泌乳素的水平都远远高于正常,因此小吴的垂体瘤属于有分泌功能的混合型腺瘤。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小吴出现指端肥大症,同时面容也有改变,鼻翼增宽,嘴唇增厚,颧骨增粗。
而高泌乳素血症则会导致男同志毛发稀疏、皮肤变薄,性功能减退。樊友武主任告诉小吴父母,目前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肿瘤,解除其对视神经和垂体的压迫。但这个瘤子体积巨大,超过5公分,位于颅底,两侧是颈内动脉和海绵窦,上方压迫视交叉和视神经,后方又紧连着下丘脑、垂体柄。周围毗邻的结构都很重要。 家里人得知了小吴的检查结果,更加不安,位置那么深,肿瘤那么大,周围结构那么重要,风险肯定也很高。而且小吴才21岁,头上如果留个刀疤,那以后工作、找对象也都有问题。但如果不做手术,随着肿瘤继续长大,可能会导致失明,梗阻性脑积水,甚至下丘脑症状引起昏迷,精神异常。
樊友武主任反复看了垂体MRI片子后,告诉他们,可以通过鼻腔做微创手术,皮肤表面看不到任何切口,这才打消了小吴父母的顾虑。经过术前充分的沟通,家属决定接受经鼻微创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樊友武主任使用显微镜结合神经内镜,娴熟地从右侧单鼻孔进入,打开蝶窦,通过鞍底的小骨窗切除了巨大的垂体瘤,手术持续一小时就结束了,肿瘤也做到了完全切除。
因为是微创手术,小吴恢复也很快,视力也明显改善了。术后复查垂体激素,垂体泌乳素从术前>200已经降低到23.24,仅比正常值略高,而生长激素从术前11.79降低到1.4,也基本正常。小吴父母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地,对樊主任感谢万分。 樊友武主任提醒 脑垂体瘤是发源于 垂体组织的肿瘤 通常又称为垂体腺瘤
它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15%。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脑垂体瘤临床表现:主要通过占位效应导致头痛、视力下降,颞侧视野偏盲,多饮多尿等。也可引起多种激素分泌异常,导致闭经溢乳综合征,性欲下降,肢端肥大症,脂肪向心分布等。
严重的生长激素腺瘤可能会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睡眠暂停、肥厚性心肌病等全身靶器官损伤表现。脑垂体瘤确诊后,大部分需接受手术治疗,目前95%垂体瘤可经鼻微创手术,术后需监测内分泌功能。
名院名科——神经外科
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是南京医科大学及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立体定向神经外科联盟单位,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项目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科联盟单位,南京市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外科病房。
科室配备先进的徕卡手术显微镜、手术用超声吸引装置(CUSA),最新的神经导航系统,神经内镜系统、立体定向系统以及完善的开颅动力系统,常规开展颅脑外伤、脑血管病、颅内及椎管内肿瘤的外科治疗。
在科室主任樊友武教授带领下,学科亚专业建设齐全,形成了颅底肿瘤及脑干病变,脑血管病微创介入治疗,脊柱脊髓病变,功能神经外科,神经创伤及重症等特色病种。
专家简介
樊友武
神经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并先后担任神经肿瘤及颅底外科学组副组长,江苏省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肿瘤与神经损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工作30余年,擅长各类颅脑肿瘤以及脑血管病,颅脑外伤、神经重症的治疗,尤其在颅底肿瘤及脑干病变等高难度手术方面经验丰富。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