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LC | 重视ADC药物临床研究
编者按:
CCMTV肿瘤频道对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进行了专访,针对WCLC中国专场举办的意义以及本场看点进行介绍,并就ADC类药物目前研究现状以及结果进行详细阐述。
对于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中国肺癌防治联盟(CAALC)联合专场,很多人也将之称为“中国专场”,自2013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多次,能否请您谈谈举办该专场的意义以及该专场的重要看点?
吴一龙教授: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与中国肺癌防治联盟(CAALC)以促进中国专家在国际舞台亮相为初衷于2013年首次开设WCLC中国专场,首届中国专场吸引了一些国外听众,收获很高评价,堪称完美,直到今年已经是WCLC中国专场开设的第十周年。自从WCLC中国专场开设以来,一直秉承“联合全世界同道共同推动肺癌领域向前发展,尤其是推动中国肺癌研究向前发展”的宗旨,因此今年在设计主题时,考虑到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创新的时代,在当前时代如何影响肺癌领域的临床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以“Innovation Drives Lung Cancer Management”为主题,期待以创新推动肺癌管理。本次专场内容的设置主要包括两大板块。第一个板块是按照惯例邀请专家进行东、西方观点的碰撞。今年共邀请四位专家,其中两位为中国专家,两位为西方专家,共同讨论目前最新的技术革新或理念革新对于肺癌临床实践的影响,其中,涉及到了新辅助治疗、辅助免疫治疗、大数据和AI技术、罕见靶点等话题,也是值得大家深入了解的方面;第二个板块是来自中国专家的oral presentation以及poster。在来自全世界3000多篇的投稿中,中国文章大概占五分之一。在中国的600多篇文章中,根据国际会议标准严格挑选并经IASLC 组委会同意最终确定了进行oral presentation的3篇富有代表性的文章,同时也经严格挑选确定了进行poster的6篇摘要,最后均由专家点评。这些文章以及摘要都代表着中国目前最前沿的研究,非常值得大家期待。
肺癌治疗从化疗发展到靶向治疗,再到免疫治疗,近期ADC类药物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也成为了研究热点,或许ADC类药物将成为肺癌治疗药物中的下一颗新星,本届会议设置了ADC类药物研究专场,能否请您对目前ADC类药物用于肺癌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及初步结果做一个分享?
吴一龙教授:ADC类药物,即抗体偶联药物,由靶向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通过连接子链接而成,是近几年最热门的研究领域,被誉为是继靶向治疗、化疗以及免疫治疗后的一种新治疗模式,结合了免疫治疗的靶点、化学治疗的靶点以及靶向治疗精准性,不仅具有靶向性、强大的杀伤效应以及广谱的抗癌作用,还能够减少毒副作用。近几年应用于肺癌领域的ADC类药物最精准的、也是研发最热门的靶点是HER2靶点,其中,代号为DS8201的ENHERTU是肺癌领域首个HER2靶向药,中文名为德喜曲妥珠单抗,于2022年8月经美国FDA批准上市,后续在中国也开展了相应研究,于2023年2月首次在中国获批。除此之外,中国也开展了其他ADC类药物的研究,研究靶点包括:HER2、TROP2、HER3等,在本次大会中会分别公布其相应的近期研究结果,这对未来研究的开展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