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教书育人 | 2023年仁济医院教学先进集体风采展示

2023-09-11 11:15   上海仁济医院

医学影像学教研室依托强大的师资力量,过硬的技术支持,立足于教学实践,通过教学研究探索,不断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各项工作不断完善。

TEACHERS'DAY

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祝所有老师教师节快乐。

2023年仁济医院教学先进集体

耳鼻咽喉科学教研室团队

42541694300798126

仁济医院耳鼻咽喉科学教研室是一支专业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团结协作的优秀教学团队。该教研室在科主任李吉平的带领下,积极开展本科生、研究生、基地医生和进修医生的教学工作以及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的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良好的学生评价。

该教研室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科室现为上海交通大学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组成单位、听力联盟单位。科主任李吉平,系上海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委员兼鼻科组组长。科室目前共分鼻科、咽喉科、耳科三大亚专业,近年来重点专攻鼻内镜鼻腔肿瘤切除、难治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综合诊疗、喉恶性肿瘤的微创切除、慢性中耳炎的耳内镜手术治疗等业务。现年门急诊量近16万,年手术量近3700余台次,III、IV级手术占比过半。全科29名医技师队伍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3名,博士学历占比达5成。团队成员获得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科委、浦东新区科委基金等多项基金支持。科室强大的综合实力为医学生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土壤,团队成员曾多次荣获优秀教学主任和优秀教学秘书称号,多次获得CBL优秀教学案例。

教研室注重本科生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本科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该教研室每年承担本科生理论课程约60课时,实践课程约20课时,年培养本科生约100余人。教研室现有硕士生导师2名,涵盖科研型硕士及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思维,近年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7名。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科室定期开展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关心基地医生的生活及学习,近年来共培养基地医生36名。

耳鼻咽喉科学教研室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改进,受到了广大医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认可。科室带教秘书定期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微信群等方式,收集和分析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全科医学教研室团队

5631694300798322

仁济医院全科医学教研室和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成立于2006年,是上海首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基地之一。基地主任方宁远,同时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全科医学系系主任。基地指导医师总数约200名,涵盖医院所有专业,其中副高及以上比例占1/3以上。教学定位“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上海风格、交医特质”的一流医学院建设。

基地至今已招录学员122名,教学成果斐然。2022、2023连续两年结业考通过率100%,2022年执业医师首过率100%,2022年度国家水平考试中,基地有2位学员成绩位列上海的第3和第4名。

基地主任方宁远参与编著《全科医学》、《中国医学教育题库全科医学题库-老年及内科症状》、《全科医学概论》、《老年医学新概念》等教材。

基地老师采取PBL教学、CBL教学等多种形式,提高学员的兴趣。多门课程获国家层面或交大医学院资助,如《“Community Week”》、《从全科实习考核看全科医学课程改革》等。多门课程获交大医学院奖励如《我们这样在乎你》、《健康守门人》、《Do I have dementia》等。

基地先后有七名住院医师被评为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全科医师,教学主任孟超获得第五届(2022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杰出带教老师奖”。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及医院的大力支持,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全科医学科在医疗、教学、科研上也会有更大的推进,获得更多的成绩。

神经病学教研室团队

14701694300798437

神经病学教研室由我国著名神经病学家和医学教育家周孝达于1952年创办,曾为我国和我市培养输送了众多著名的神经精神病学家,在国内享有盛名。神经内科教研室教师团队师资力量强大,各级带教老师达到33名,其中正高级4名、副高级8名、中级职称12名,初级职称9名。在现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管阳太的带领下,神经病学教研团队经过长期不懈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近年来取得了多项可喜的教学成果:入选2022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示范性全外语课程”;获得2021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一流本科课程“示范性全外语课程”;管阳太受聘担任“人民卫生出版社,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第十轮统编教材”副主编;在上海交大医学院PBL案例大赛和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的CBL案例大赛中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并在上海交大医学院和仁济医院举办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得各种奖项。相信神经病学教研室在各级教师及工作人员的协作下,必将争创佳绩,再攀高峰!

外科学教研室团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全面负责交大医学院和仁济临床医学院分配的外科学教学工作,承担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临床教学、招录培训、考核管理等相关工作,协调外科各亚专科组织、落实、执行完成各项外科学教学任务,监督指导教学质量,培训骨干教师队伍,积极推动教学改革。

针对国际化教学、信息化教学、课程思政都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外科教研室的夏强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教育项目,刘颖斌获得上海市教委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该课程团队也获得上海市教委课程思政示范团队,薛蔚和赵恩昊分别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训项目和第四批在线课程建设项目。薛蔚和卞正乾分别获得医学院教材建设项目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赵恩昊、卞正乾还获得医学院毕业后医学教育项目等多项市级、校级、医学院级的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项目,2022年还正式启动了组织医学院各外科学专家和教授共同编写的《临床外科学》,概述将全面回顾交大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外科学发展历程,同时由刘颖斌和曹晖担任主编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普外科手册》出版,也是仁济外科基地编写的首本住培教材,也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系列丛书的一本。2022年还发表教学论文6篇,其中由曹晖、刘颖斌和赵恩昊受邀在国内影响力极高的知名外科学核心期刊《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第1期上发表的4篇论文成为毕业后教育系列专题,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好评,同时外科基地2篇论文入选上海市医师协会主办的2022年度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优秀论文。

在毕业后教育方面,结合2022年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新版住培教学活动指南的要求,推动了住培教学活动的改革。疫情期间积极推动线上教学,通过微信群及时发布相关教学内容,确保线上教学能正常进行与此同时还开展来实训中心的线下培训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住、专培生在技能竞赛的决赛获得各专业组的冠、亚军,除此之外还有学员获得2022年度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称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首届江绍基院士优秀住院医师奖的好成绩。

医学影像学教研室团队

57981694300798618

仁济医院医学影像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学科、上海市第一批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科室历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5项,卫生部、市科委等课题60余项,共发表SCI论文600余篇。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荣誉。科室目前有博导3名,硕导3名,近90%的医生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科室不仅承担交大医学院的本科、八年制及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学生的教学任务,还负责研究生、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及进修医生的培养和影像医学的继续教育项目。

医学影像学教研室依托强大的师资力量,过硬的技术支持,立足于教学实践,通过教学研究探索,不断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各项工作不断完善。教研室在主任周滟的她引领下,率先开展了以心脑血管一体化成像、肿瘤精准影像、肝脏活体移植前一体化成像评估和虚拟手术等为代表的密切贴合临床实际需求的成像分析技术。正是基于这种医研结合、医工结合的理念,教研室打造出了一支充满活力的科研型的教师梯队,为年轻医师提供了从在校到毕业后继续教育的持续、完整、螺旋形上升的培养途径。教研室近年来围绕新的教育理念成功申报教学课题5项,PBL连续获奖8次,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教育类文章8篇。合作开发了基于AI的智能化医学影像医师学习系统。周滟入选第一届“上海放射学精英培育工程”,获交大医学院医学专业课程思政设计竞赛优秀课程设计特等奖,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带教老师等称号。许建荣曾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吴连明曾获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药杏林育才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教书育人,住院医师,教研室,风采,集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