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全球首个早期肺癌头对头对比MRD检测策略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发布 | Cancer Cell(IF 50.3)

2023-09-09 14:52   医世象

MRD的出现,使从分子层面预测预后、预警复发、指导治疗成为可能,为肿瘤患者的疾病管理打开了一扇窗。

近日,全球首个早期肺癌头对头对比分子残留病灶(molecular residual disease,MRD)检测策略的前瞻性临床研究MEDAL(NCT03634826)相关结果正式发表于Cancer Cell(IF 50.3)[1]。

本研究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胸部肿瘤研究所王俊院士团队的陈克终教授领导,作为一项历时长达5年的研究,MEDAL聚焦早期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创新性地解答了MRD从科学研究结果到临床应用转化中的常见问题,如MRD检测策略选择、非I/II类变异的MRD检测价值、个性化的MRD检测在复发监测较传统影像学检测的领先时间等。同时,研究全球首次建立了Landmark MRD状态联合TNM分期指导患者预后分层的TNMB分期方法,以及ctDNA定量变化率可指导临床治疗决策等新的MRD应用策略。

45231694216670612

MEDAL研究以I期肺腺癌患者为主,对比了肿瘤未知(tumor-agnostic,不依赖肿瘤组织检测信息)的固定化Panel、肿瘤先验(tumor-informed,基于肿瘤组织检测)的固定化Panel、个性化定制 MRD(燃石医学基于肿瘤组织WES检测、含至多50个位点的个体化定制Panel “PROPHET”)的检测性能,并通过精巧的设计和细致的分析,探索并解答了现阶段MRD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尚无定论的问题。

MEDAL队列前瞻性招募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最终入组181名(760个血浆样本),平均年龄62.78岁,男性占58.01%;诊断时患者组织学亚型分别为肺腺癌(145例)、肺鳞癌(26例)和其他(10例),I期肺癌115例;中位随访时间1071天(987-1137天);55名患者接受了辅助治疗,其中48例接受了化疗(87.3%)。

具体研究设计如下图所示,研究分别在术前(n=157)、Landmark(术后3-7 / 30 天, n=178)、随访期(n=116)和复发后(n=18)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并使用三种MRD检测策略分析ctDNA。

81981694216670776

图1:研究设计

主要研究结果

1. 朗微®在早期肺癌患者中的检测性能显著优于2种固定化MRD策略

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基于50个定制化位点设计的朗微®在20 ng DNA投入量、100,000×的原始测序深度的情况下,LOD可达到0.0036%,实现稳定检出十万分位LOD。相较于其他两种方法学,朗微®能多检出30例MRD阳性患者,且中位ctDNA fraction显著低于3种方法均检出阳性的患者。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患者96.9%朗微®检测到的突变未包含在固定Panel中,进一步说明个体化定制MRD的必要性。

13981694216670931

图2:使用Probit分析,20 ng和60 ng DNA投入量时,朗微®LOD分别为0.0036%和0.0018%(左);仅朗微®MRD阳性患者(n=30)的中位ctDNA fraction(右)

术前血检测结果表明,朗微®的敏感性优于两种固定化MRD检测。朗微®在151例术前血浆样本中检测到63例MRD阳性样本(41.7%),其中IA、IB、II和III期患者阳性率分别为15.7%(11/70)、40.0%(12/30)、75.0%(21/28)和82.6%(19/23),显著高于两种固定化MRD检测方法。

63361694216671009

图3:三种不同策略检测不同临床分期患者术前血浆的敏感性

MEDAL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非I/II类基因变异与I/II类基因变异基因在MRD预后价值上均具有重要意义:接近一半的MRD阳性仅依靠非I/II类变异识别,与I/II类变异识别的MRD阳性具有相似的预后预测效能。

2. Landmark检测中,朗微®对比2种固定化MRD策略可更好预测DFS Landmark检测中,朗微®显示出比另外两种固定Panel更好的预测性能(HR:16.4 vs 4.26 vs 4.68)。 46211694216671083

图4:Landmark检测中,朗微®较2种固定化MRD策略可更好区分患者无进展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

3. Landmark检测时间点:(序贯)双检策略(Sequential Double-Check)

在Landmark采血时间点分析中,研究将术后3-7天定义为时间点B,术后一个月定义为时间点C。研究收集和分析了术后3-7天(n=172)和术后一个月(n=162)的血浆样本。由朗微®确定的Landmark MRD状态与DFS显著相关(术后3-7天: HR 5.31,p < 0.001;术后一个月: HR 16.40,p < 0.001)。 鉴于在术后3-7天收集血液样本的便利性、指导辅助治疗的及时性,以及术后3-7天和术后一个月鉴定出的两个MRD阴性患者组之间相似的DFS,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序贯)双检策略(Sequential Double-Check):首先根据在术后3-7天收集的血浆样本进行评估,仅当术后3-7天 MRD阳性时,才会收集术后一个月的血液样本重新评估,基于术后一个月的结果确定Landmark MRD状态(图4B)。 31011694216671168

图5:朗微®在时间点B和C的DFS分析(A);Landmark MRD监测的Sequential double-check策略流程图(B);三种不同策略下朗微®Landmark MRD监测预测复发的PPV和NPV(C)

(序贯)双检策略在MEDAL研究中的应用结果显示出较高的阳性预测值(PPV=78.6%),只需对17.9%(28/156)的患者进行1个月血浆重评,不仅兼顾临床采血的便利性,同时提升Landmark检测准确性。 4. 朗微®

2年动态监控的NPV高达95.5%,较影像学中位预警复发时间提前299天 在Longitudinal监测策略分析方面,研究纳入了110名患者的347例血浆样本(在术后一个月有样本,并至少进行了一次随访)。如果在任何时间点上MRD呈阳性,研究定义患者为Longitudinal MRD阳性。 Longitudinal监测结果发现:

朗微®监测MRD阳性与DFS显著相关,风险比为37.42(p < 0.001),敏感性为84.2%(16/19),阴性预测值为96.6%(84/87),均优于Landmark MRD;

Longitudinal监测中,朗微®再次显示出比两种固定Panel更好的预测性能(HR:37.42 vs 7.1 vs 5.12);

39141694216671285

图6:longitudinal监测中,朗微®较2种固定化MRD策略可更好区分患者DFS

朗微®监测到的MRD阳性中位超前时间较影像学中位预警复发时间提前299天,而tumor-informed Panel监测复发患者的超前时间为95天,tumor-agnostic Panel复发患者的超前时间为129天。这意味着,对比影像学,个体化定制MRD的朗微®可带来中位近10个月的lead time;

朗微®在第180天、360天和720天,动态MRD监测的NPV高达99.4%、98.4%和95.5%。Longitudinal监测结果显示动态随访2年以上阴性患者NPV值95.5%,将带来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即使是ctDNA non-shedder人群,朗微®也可预测其复发风险。Non-shedder受试者中,对比MRD阴性患者,MRD阳性患者的预后较差;

longitudinal MRD阳性的non-shedders显著少于shedders(4.8% [3/63] vs 45.9% [17/37],p < 0.001),然而,Longitudinal MRD阳性的non-shedders仍然具有显著更差的预后(风险比为48.4,p=0.002)。这些结果表明,non-shedders也可能从MRD监测中获益,而其术前不可检测的ctDNA可能归因于low-shedding而非non-shedding。

5 .朗微® Landmark MRD状态联合TNM分期,实现早期肺癌患者更精准的预后分层(TNMB) 基于朗微®在Landmark检测点出色的预后能力,研究在TNM分期上正式明确了Blood在预后中的价值,国际首次建立TNMB分期,即在经典的临床TNM分期的基础上结合MRD血检的分子检测结果,用于早期肺癌更加精准的预后分层。在MEDAL中,TNMB显示出比TNM分期更精准的预后分层,并通过其他公开队列进行了样本量的扩大验证,肺癌TNMB分期有望为未来其他实体瘤更精准的分期做出重要参考。

72621694216671500

图7:结合TNM分期和Landmark朗微®MRD检测结果的TNMB分期(左);时间点C上TNMB和TNM分类的DFS分析(右)

* TNMB分层原则及预后价值:

TNMB I :【术后1个月MRD阴性 + TNM I  】

TNMB II : 【术后1个月MRD阴性 + TNM II~III 】 vs TNMB I —— HR=3.18

TNMB III :【术后1个月MRD阳性 + TNM I~III】  vs TNMB I ——HR=23.72;TNMB III vs TNMB II —— HR=6.34

6. 朗微®动态监控:ctDNA定量变化率可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决策

为了探索ctDNA定量能力的临床效用,研究在longitudinal分析中定义了相邻测试之间ctDNA定量变化率(dynamic changing rate,DCR),根据朗微®的检测结果,在MRD阳性受试者中,复发受试者的ctDNA DCR显著高于未复发受试者。这一现象并未在MRD阴性受试者中观察到。这提示我们,基于个体化定制MRD检测,ctDNA定量变化率或为预测患者预后带来新的参考维度。

26251694216671616

图8:Longitudinal分析中所有患者MRD状态和DFS状态的ctDNA定量变化率

研究显示,在临床影像诊断不明确或可疑情况下,可以参考ctDNA动态变化,辅助临床判断疾病复发。

35811694216671695

图9:ctDNA动态监测过程中MRD阳性(左)和阴性(右)案例

最后,MEDAL研究探讨了ctDNA状态是否能够辅助术后临床决策,特别是更后线的辅助治疗决策:从18名患者中收集到了复发后的血液样本,其中11名患者在复发后接受了治疗,并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后进行了朗微®检测:7名未检测到ctDNA的患者要么在随访结束时存活,要么死于其他疾病;4名检测到ctDNA的患者中,有3名患者死于癌症。这表明ctDNA阳性可能有助于预测后期治疗的结果。

MRD的出现,使从分子层面预测预后、预警复发、指导治疗成为可能,为肿瘤患者的疾病管理打开了一扇窗。但MRD落地临床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技术方法、临床验证、社会经济学等多方面的挑战。本次发表的MEDAL研究相关结果深度聚焦MRD一线临床实践,多维度平行比较了全球主流MRD检测策略,同时创新性提出并验证了MRD在临床实战应用中的一些策略,这些策略贯穿全程,覆盖了分期、术后监测、复发后治疗等各个方面。该研究也成为了朗微®个体化定制,tumor-informed MRD检测策略在中国肺癌治疗临床实践探索中的里程碑研究,为未来肺癌精准化及“可视化”诊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Chen et al., Individualized tumor-informed circulating tumor DNA analysis for postoperative monitoring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ancer Cell (2023),  https://doi.org/10.1016/j.ccell.2023.08.010

  1. 文稿来源:燃石医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ctDNA,MEDAL,Cell,TNMB,MRD,肺癌,肿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