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河南获批10个“国字号”临床重点专科,包含两个骨科 两个神经内科

2023-09-12 16:25   健康大河南

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要进一步健全神经MDT团队,通过多学科协助,降低死亡率,减少重要脏器的不可逆损害,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实行快速康复护理的全新护理模式,减少危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应激。

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是指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加强临床专科建设,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

日前,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印发2023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豫卫医函〔2023〕70号),公布10个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的建设方案。

59571694216471312

中央财政按照每个项目500万进行支持,各项目单位可结合自身实际给予相应资金配套支持,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分年度安排项目所需资

金,并列入项目专科的年度预算。

1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河南省人民医院 骨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河南省胸科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生殖医学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妇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骨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烧伤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安阳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南阳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据了解,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以三级医院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或潜力的临床专科为范围,以促进临床专科能力

建设、临床技术创新性研究和成果转化,提高我国专科临床服务能力为目标,按照标准和程序开展的专科能力建设项目。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 (2023年7月-2026年7月),各项目单位对项目进展情况实施年度自我评估、中期考核监督和完工终评验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日常监管,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河南此次新增10个“国字号”项目将进一步提升重大疑难疾病的诊疗能力,让更多河南老百姓看大病不出省,“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那么这

10个项目的

主要建设内容、建设目标

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方案要求,经过三年建设,项目需完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框架构建、人才梯队建设和学科平台建设,在国家中西部地区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提升专科发展及医疗服务能力,继续加强专科特色发展,将骨科在人工智能、数字化骨科、精准骨科、再生医学等方面技术全面推广。争取在三年内建成骨科疑难病管理数据库,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建成国家上颈椎疾病诊疗中心。提升强直性脊柱炎、血友病运动系统疾病治疗的手术效果及数量。

争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聚焦骨科畸形的诊治新技术和方法;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建立骨科工程技术中心、骨科慢病大数据中心和院士工作站等相关机构,进一步推动骨科疾病区域医疗中心科研水平提升,力争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骨科河南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通过提高心外科诊疗水平、推进科研创新、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规范化治疗体系,促进心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心脏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措施,推动医院心外科综合实力跻身到全国前列,综合医疗服务能力位居全国心血管外科的前十名。

3年内至少争创3-5个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心外科医疗团队及创新团队,促进医教研同步发展。提高心外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就诊体验。

扩大工作空间、引进新设备、开创新技术,最大程度地满足各类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医疗需求。加强心脏疾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心脏疾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减少心脏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医疗服务方面,方案列出:

至2026年年底,医院心脏大血管科总床位数增加至400 张。平均住院时间缩短到10天以下,住院手术量提高到6000例/年,门诊量达到6万人次/年,参加临床研究患者的比例提高到2023年的3倍,占住院患者的60%以上。

提高心外科的学术水平和技术实力。力争到2026年,使心外科省外住院患者占比提高到10%以上,其中包括较多数量的较发达地区患者。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方案指出,巩固现有优势与特色,进一步提高专科影响力和辐射能力。

学科坚持“亚专业化”发展,先后成立生殖临床、生殖遗传、生殖男科、生殖中医等11个亚专业方向,按专业特点分层管理,重点突破,做强特色,形成精细化诊疗新格局。下一步将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充分发挥各专业方向优势,力争实现进一步技术创新,保持专科国内影响力、扩大辐射能力。

大力开展遗传病/罕见病诊治及生育多学科会诊 (MDT)、生育力保存 MDT 等推动生殖医学、泌尿外科、儿科学、产前诊断、遗传学等多学科协作诊疗,解决遗传病、罕见病生育再生育难题,提升专科复杂、疑难与危重症的诊治水平。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方案指出,通过强化专科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改善设施设备、加大人才引育、建设骨干团队、开展新技术和新业务、提高专科团队的辐射影响力,提升医院妇科诊疗工作达到国内顶尖、世界一流水平。

以建设妇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切入点,带动医院其他学科协同发展,3年内至少建成3-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通过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增加优质医疗资源总量,提升河南省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质量与体验,带动河南省及周边地区妇科整体医疗水平高质量发展。

在提升服务能力方面,通过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分诊预约诊疗制度,探索复诊患者预就诊”“预住院”等就诊模式,缩短术前等待时间,提升患者诊前体验;优化门诊流程设计、完善门诊多学科诊疗(MDT)制度、开展健康管理等新型门诊、树立老年友善服务理念等方式,提升患者门诊体验。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方案提出,项目总目标为:

建设以幽门螺杆菌及胃癌精准治疗、消化内镜介入治疗、消化康复、肠道微生态及营养为优势特色的综合消化学科;

建设引领国内消化医疗技术发展、创新能力强、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在新技术领域、交叉学科方面,建立河南省幽门杆菌三大“地图”:幽门螺杆菌流行病学“地图”、耐药“地图”、耐药基因分子流行病学“地图”,实现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精准治疗,改善幽门螺杆菌省内高耐药率现状。

另外,要建立微生态-营养诊疗中心,促进学科融合,重点支持重症感染、肿瘤晚期、长期卧床、失能、居家养老患者的消化康复治疗,对于有减重需求的人群提供个体化指导方案。

方案明确了临床专科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优化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水平、成果产出等方面的考核指标。

如每个亚专科1-2项消化病诊疗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培养5-8名具有国内影响力的亚专科学科带头人;发表国内外高水平论文10-20 篇,其中SCI5 -10篇,申报2-4项专利,成果转化1项。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骨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方案显示,项目要以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为核心,优化医疗服务、完善医疗保障、建设诊疗环境以脊柱畸形、关节外科、骨恶性肿瘤三个重点亚专科为支撑,推进骨科系统疾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地有地域特色的诊疗服务。

方案指出,到2030年,建成具有相当规模的“脊柱畸形诊治中心”“关节疾病诊治中心”“骨肿瘤疾病诊治中心”,骨科系统疾病诊治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申报省级以上骨科疾病临床研究中心,进一步推动疾病的临床转化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

在提升骨科系统疾病诊治能力方面,方案还提出了预期成效,至2026年,围绕骨科重大疾病,开展以解决疾病诊疗问题为靶向的技术创新,疑难、复杂和危重病症的诊治能力大幅提高,极大减少河南中部及东部地区患者外出就医,辐射周边区域外病人占比增长至30%-35%。

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的搭建方面,方案要求在高海拔脊柱畸形病因机制研究、仿生关节润滑液的研发和应用研究、骨肉瘤早期诊断研究等研究领域有所突破。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方案从医疗技术创新和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基础与研究转化建设、成果量化目标等四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每部分分为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

方案要求,聚焦亚专科常见瘤种,建设恶性肿瘤早筛、早诊数据平台,建设期满预期纳入病例1000例/瘤种,肺结节病例数达到500例。以对口帮扶为契机,辐射周边基层医院,通过定点培训,优化样本采集、转运及储存流程,建立多中心样本库。完善标准化食管癌标本库,在食管癌早期复发及预后相关研究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方案明确,普及推广恶性肿瘤临床诊疗关键技术与规范,目标是辐射地区包括豫北地区80% 县市,年均培训/宣讲场次5-10场;争取成功筹建县域临床研究委员会;争取建成外延姑息诊疗中心、快速康复病房;整合资源达到中西互补,为晚期、复杂、少见及罕见肿瘤疾病提供成熟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方案提出,把医院烧伤诊疗中心打造成为全国技术一流、科研教学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

在健全亚专科建设方面,方案提到了三部分。

健全科室设置。进一步细化亚专业设置,成立小儿烧伤组、老年烧伤组、特殊原因烧伤、烧伤重症组、疑难创面修复组、烧伤瘫痕修复组等治疗分组,每个专科均形成由一名主任医师或研究生导师为学科骨干的完整人才梯队。

强化人才梯队建设。结合各亚专业发展需求,积极引进 2~3 名亚专业领军人物;每年持续引进各亚专业研究型人才1~2 名、博士1~2 名,负责专病专治工作,进一步提升各亚专科疑难、危重疾病的处理和解决能力。

扩容配套设施。以专科技术发展为突破口,推广应用“互联网 +医疗健康”理念,科学利用临床数据管理深入研究精准医学,持续提升专科精准救治能力。扩容烧伤中心床位至 300 张,依托诊疗数量带动临床资源科研化的转变,辐射相关学科全面发展。

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方案提出,将医院神经内科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神经系统疾病诊疗中心,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服务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加强专科建设和服务能力。以脑血管病、痴呆和认知障碍、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性疾病、神经肌肉病和神经遗传病、神经介入等优势亚专科的发展带动其他亚专科发展,积极开展疑难危重病多学科会诊,加强疑难罕见病、急危重症病的诊治。全面提升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服务能力,提高住院患者DRGS入组率,降低住院患者费用消耗指数和时间消耗指数,确保低风险组0死亡率,急危重症患者占比逐年提高。

提高临床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搭建神经病理实验室、神经免疫实验室、药物基因检测实验室临床药物试验基地等临床研究平台,申请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4-6 项,市级项目6项,提高神经内科团队的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脑血管病、神经肌肉病和痴呆等研究方面有所突破。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在职培养或引进博士2-4人、硕士4-6人,培养亚专科学科带头人2-4人,申请国家级或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6个。

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方案指出,开展疑难罕见病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培养和引进具有持久临床和科研学术发展能力的新型人才,把医院神经内科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疑难急危重神经疾病诊疗中心、实力突出的神经疾病临床研究中心、运转高效的神经病学人才培养中心和创新式神经医学中心。

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要进一步健全神经MDT团队,通过多学科协助,降低死亡率,减少重要脏器的不可逆损害,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实行快速康复护理的全新护理模式,减少危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应激。

在人才培养方面,争取在三年内培养或引进3-5名博士以上人才,医师队伍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达到90%。发挥脑卒中病种资源优势,建立专职临床医学研究团队,主持和申报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和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争取获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3-5项。每年培训10-20名国内外脑动脉取栓技术进修医师,开展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不断增加专科影响力。支持、积极推荐神经内科人员在国家、省、市各类学会/协会等重要学术组织任职,在建设期内学科国家级、省级主要学术组织任常委或编委以上人数逐年递增。

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力争在建设期内承担国家级或省级重点或重大课题2-3项。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骨科,内科,神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