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巡视病房,这五大方面你一定要知道!
在护理管理中, 护士按照护理等级巡视病人,记录巡视内容,报告和处置病人情况是分级护理的核心内容。
但夜间,由于值班护士相对较少,有效的、积极主动的去巡视病房能及时的发现病情变化,并给予相应的措施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
下面先跟小护来看2个案例▼
案例分享
案例1——病人夜间猝死,护士受处分
某日夜班,某三甲医院的眼科病房,半夜里死了一个病人,院方查找原因,通过摄像记录发现——事发当晚,夜班护士没有按照分级护理的要求巡视病房。
最终院方认定:
当事护士没有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导致病人的死亡没有及时被发现。
后来该护士被医院从眼科病房调离,并接受了相应的处分。
案例2——护士巡视及时,救患者一命
患者,男,42岁,12月5日20:00因头部外伤收入院,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语言准确,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光反射存在,血压及呼吸平稳。头部外伤逢合后,执行二级护理,普食,给予抗炎抗感染治疗。
22:00护士巡视病房时,家属说患者已熟睡。护士观察,患者对光反射迟钝,神志不清,右侧瞳孔大于左侧瞳孔,立即报告医生。诊断脑疝,行手术治疗。
该患住院35天后好转出院。3个月后随访,患者不但生活能自理, 还能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案例点评
上述两个案例,若案例一中的护士严格按要求巡视病房,就有机会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避免这场悲剧的发生,也就不会被调离和受处分。
而案例二,幸亏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及时发现了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处理,否则该患者很有可能会因急性呼吸系统衰竭,呼吸骤停而死亡。
由此可见,夜间巡视病房是特别重要的!!!
小护认为身为护士,只要在岗一天,我们就应该尽力把自己的份内工作做好,上班时认认真真工作,下班后方能塌实睡觉,享受生活。
你觉得呢?
夜班巡视重点注意事项
最后,是小护总结的几个关于护士上夜班的重点注意事项:
1、心中有数
夜间巡视时,一定要对危重病人心中有数,自己班上有多少病重?有多少一级护理?有多少当天手术的病人?有哪些病人有特殊情况?病人的血压、血糖、体温、管道、出血、心理等情况统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做好病区管理
夜间巡视时, 任何响声都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和影响。
因此巡视时,一定要注意做到“轻”——开门轻、走路轻、说话轻,避免制造其他声响;为了方便巡视,可以打开地灯或床头灯,但应尽量避免频繁开关灯。
3、巡视不可流于形式
夜间巡视时,一定要走到病人床边及床头,确保观察到病人的呼吸情况及面部颜色,在病房门口推门随便一看很难发现问题,对于有心电监护的患者要重点观察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情况。
4、注意伤口、各种管道、输液等情况的观察
夜间巡视时,要注意观察患者伤口敷料及穿刺部位是否渗血(红肿、肿胀)、呼吸及各种管道是否通畅、所剩的液体量以及病人的面色情绪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5、注意人文关怀
夜间巡视时,一定要注意人文关怀。提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巡视患者时间及重要性。巡视时,对未入睡患者进行主动沟通,关心患者,了解其不适反应以及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注重沟通,促进护患和谐。
大家在夜间巡视病房的时候,都遇到过哪些突发情况呢?当时是如何处理的呢?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