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心律失常的处理方法及流程
以下文章来源于麻醉心视界 ,作者麻醉心视界
本文由“麻醉心视界’”授权转载
值班时当你遇到一位急诊患者-心律失常的孕妇需要麻醉时,你会怎么处置:不处理?电复律?与正常成人一样常规用药?还是请心内科介入手术?
母体心律失常的管理应符合英国复苏委员会(RCUK)2021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18指南。管理基于心律失常的类型、结构性心脏病(SHD)是否存在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例如胸痛、晕厥、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缺血、收缩压<90 mmHg)。对于急性治疗或心脏复律,应静脉注射,口服治疗建议长期管理和防止复发。
非药物治疗方法
非药物策略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这些措施包括避免诱发因素和迷走神经操作,包括颈动脉窦按摩、潜水反射(在脸上敷一条冰冷的毛巾)或改良的Valsalva操作(让患者在半卧位憋气之后立即平卧,并由他人抬高其双腿)。这些操作应在母亲HR、NIBP和连续ECG监测的情况下进行。
药物治疗
下表列出了可使用的各种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和抗凝剂,以及与妊娠和哺乳相关的风险。对于有症状的房性或室性早搏患者,建议口服β受体阻滞剂。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描述如下。
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迷走神经刺激是治疗的第一线,当迷走神经刺激失败时,可使用腺苷进行急性治疗。氟卡尼或普鲁卡因胺是急性SVT伴预激患者的首选药物。对于无预激的SVT患者,可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维拉帕米进行急性治疗和长期治疗。维拉帕米和地高辛可增加通过旁道的传导,并禁忌用于预激患者。对于无SHD的SVT的长期管理,可以使用索他洛尔和普罗帕酮。
房颤或房扑
在无预激的房颤患者和SHD患者中,应使用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很少适用,但在妊娠期使用是安全的,通常仅限于在β受体阻滞剂不耐受时控制房颤的心率。在房颤患者中,无论有无预激或房扑,无缺血性或SHD的患者均可考虑使用氟卡尼。对于急性情况下的预激房颤稳定患者,心脏复律是另一种选择。对于预防房颤,β受体阻滞剂或维拉帕米是首选药物。索他洛尔、氟卡尼或普罗帕酮是房颤或房扑的替代药物。对于房颤持续时间>48小时的患者,建议使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进行抗凝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或不稳定的VT,建议立即复律(见后文)。22对于急性单形VT,可用β受体阻滞剂、氟卡尼、索他洛尔或普鲁卡因胺。胺碘酮可以作为最后的选择,如果上述药物无效,不应拒绝使用。其缺点包括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神经发育后遗症,这些需要与患者讨论。镁可用于多形性VT。β受体阻滞剂或维拉帕米推荐用于特发性分支性VT的长期管理,氟卡尼和索他洛尔是二线药物。建议LQTS或儿茶酚胺能多态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在整个妊娠期和产后使用β受体阻滞剂。
心动过缓
对于心动过缓,很少需要进行药物干预。在有症状的患者中,急性情况下最常见的干预措施包括阿托品、格隆溴铵(不穿过胎盘)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用可以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或胰高血糖素作为替代选择。
电生理治疗
妊娠期心脏复律
同步心脏复律在整个妊娠期都是安全的。 需要电复律情况: (1)任何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伴有窄QRS(<0.12 s)或宽QRS(>0.12 s)复杂快速性心律失常 (2)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持续性VT
电复律目的是恢复窦性心律和改善母体血液动力学稳定性,因为这是改善胎盘/胎儿灌注的关键。与任何不稳定性心律失常一样,管理还包括进行12导联ECG、实验室检查(包括电解质、血气)以评估酸碱状态和补液复苏。应通知心脏病学、麻醉和产科/助产团队,同时开始使用连续ECG、脉搏血氧饱和度和无创BP监测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必要时进行血清电解质校正。
麻醉医生应需要考虑由妊娠子宫、松弛的胃食管括约肌引起的肺吸入的风险,以及镇静或全身麻醉的紧急。妊娠<20周的产妇可考虑使用镇静剂。研究发现,在禁食妊娠个体中,随着胎龄的增加,镇静妊娠的肺吸入风险更高。
如果使用快速顺序麻醉诱导还需要考虑插管困难、插管失败和进一步损害血流动力学状态(如低血压)的风险。对于妊娠>20周明确气道进行复律的孕妇,这些排除风险可行插管。
同步心脏复律应在监护中进行,所有复苏设施,包括困难气道管理和救治。抗酸预防,以减少误吸风险,如果妊娠>20周,左侧倾斜,以尽量减少主动脉腔静脉压迫和血管加压药(例如:苯肾上腺素、间羟胺)来支持血压。除颤贴可放置在标准位置或前后位置。在气管插管或不插管的情况下使用异丙酚、阿片类药物和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决定应根据患者、其禁食状况、孕周、可用资源、血流动力学状况和复律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OE)的使用而个体化。
双向除颤的推荐能量水平与非妊娠患者相似(70-150 J)。RCUK指南建议最多尝试三次递增能量进行心脏复律。如果心律失常仍难治,指南建议给予胺碘酮,然后重复心脏复律。对于持续时间>48小时的急性AF患者,建议在心脏复律前和复律后至少4周使用调整剂量的LMWH或普通肝素联合或不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性抗凝。心脏复律后,应获得12导联ECG,并对患者进行12-24小时的监测。应继续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血栓预防。患者出院后应在门诊进行随访。
导管消融术
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难治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考虑在经验丰富的三级医院进行导管消融术。需要心脏、麻醉和产科团队参与,以保证镇静/GA和FHR监测。消融术的风险包括与麻醉、母体心脏并发症(如快速HR)、产科问题(如早产)相关的风险,以及与放射和透视相关的风险。电生理学的最新进展促进零透视技术的发展,现在建议在导管消融术期间使用这些技术沿着3-D电解剖标测系统(有或无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零透视技术现在允许在所有妊娠期进行消融术。
心内器械和起搏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通常用于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VT/VF、持续性VT、遗传性通道病(如Brugada综合征或LQTS)和肥厚性心肌病引起的心脏骤停的幸存者。皮下ICD提供“单次电击”治疗,其胸外和血管外放置可避免电极导线相关问题。在有症状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可能需要起搏(临时经皮、经静脉或永久性起搏器植入),但在妊娠期间很少需要植入新器械。超速起搏已用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CRT-P/双心室起搏)用于严重HF患者和左束分支阻滞患者,可与除颤器功能(CRT-D)结合使用。应在妊娠期间评估设备,以检查设置、电池寿命并确认电极导线完整性。
妊娠期急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建议
文献来源:Bhatia K,D'Souza R,Malhamé I,et al.Anaesthetic considerations in pregnant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hythmia.BJA Education.2023;23 (5):196-206
免责声明:
本公众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END
编辑:Michel.米萱
校对:MiSuper.米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