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PD-(L)1+VEGF 协同效应

2023-09-08 14:05

总体而言,中位年龄为55岁,先前治疗的中位线为4岁。在剂量为3mg/kg Q2W的22个可评估的pts中,ORR为9.1%(2/22),DcR 50%(11/2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过表达直接抑制免疫效应细胞和活化免疫抑制细胞,而肿瘤血管结构异常可以防止免疫细胞浸润。因此,肿瘤血管结构和VEGF/VEGFR有助于形成TME的免疫抑制特征。

VEGF的四个抑制机制

VEGF诱导TME免疫抑制的机制至少包括以下四个不同的方面。

1.VEGF可以抑制树突状细胞(DC)成熟和抗原呈递。DC是专业和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APC),可以激活T细胞并增强免疫反应。早在1998年,科学家就发现VEGF通过与DC表面上的受体整合来抑制DC成熟。且可以抑制单核细胞分化为DC。此外,VEGF可以上调PD-L1在DC上的表达,抑制DC抗原呈递功能并抑制T细胞活化。

2.TME中过量的VEGF直接抑制CTL效应功能。VEGF对分化为CD8+和CD4+T细胞的造血祖细胞具有抑制作用,这有助于肿瘤相关的免疫缺陷。TME中产生的VEGF可以增强PD-1和其他检查点的表达。

3.VEGF水平过高可以促进免疫抑制细胞的募集。在肾细胞癌(RCC)患者观察到VEGF表达与肿瘤浸润调节性T细胞(Tregs)的频率呈正相关。

4.VEGF促进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表达,导致肿瘤脉管结构异常,可导致TME缺氧和低pH状况,随后形成选择性免疫细胞屏障,减少不同免疫细胞的浸润。

16021694130677537

Nat Rev Clin Oncol (2018)

VEGF/VEGFR阻断,导致血管正常化,有助于免疫细胞(尤其CTL)浸润。PD-(L)1阻断和VEGF阻断,可以共同抑制免疫检查点的免疫抑制作用,二者可以产生协同作用。 ASCO2023:康方AK112 ORR达到55%和75%;单抗联用也有33-60%的ORR,取得一定进展。具体见下文。

ASCO2023 VEGF+PD-(L)1部分数据

1.anti-VEGF/VEGFR和PD-(L)1单抗联用

1.1Rapid Abstract Session 8509 Pembrolizumab and ramucirumab neoadjuvant therapy for PD-L1-positive stage IB-IIIA lung cancer (EAST ENERGY). Pembrolizumab联合Eli Lilly公司 anti-VEGFR2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治疗1B-IIIA期肺癌(NCT04040361)2019年7月至2022年4月期间,共招募了 24 名符合条件的患者,中位年龄为 75 岁(范围为 50-78);18例患者为男性。12例患者组织学亚型为腺癌,临床分期分别为IB1例、IIA 4例、IIB9例和 IIIA 10例。PD-L1在9名患者中为50%(37.5%)。对三位病理学家进行盲法独立中心评价MPR(主要病理缓解)为50.0%(90%置信区间,31.9-68.1%);因此,达到了主要终点。达到MPR的12例患者中有6例表现出病理完全缓解。

1例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前出现肺炎,1例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在方案治疗期间,24例患者中有9例(37.5%)发生3级不良事件(AE)。3例患者术后出现3级不良事件并发症,包括术后血肿、肺瘘、术中动脉损伤等。方案治疗相关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分别为3例、2例和2例甲状腺功能障碍、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和肝功能障碍;然而,没有观察到3级或高AE。21例患者实现了R0切除术,1例患者接受了R1切除术。

1.2 Poster Session 4526 A phase I/II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pharmacodynamics, and efficacy of entinostat in combination with atezolizumab and bevacizumab in patients with renal cell carcinoma.

共招募31名患者(NCT03024437,Phase 1 18例,Phase 2 13例)。Phase2分为2个队列:队列A(之前未使用PD-1或PD-L1抑制剂治疗)和队列B(之前至少一次使用PD-1或PD-L1抑制剂治疗转移性疾病)。 Phase1已完成以下DLT:dl1高血压,dl2脑病和低钠血症,dl3肺炎和瘙痒。Dl3被确定为推荐的II期剂量。最常见的治疗相关毒性是血小板减少症、低磷血症、蛋白尿、腹泻、疲乏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共观察到21个3级事件。

队列A:ORR分别为60%(CI 32.3-83.7),中位PFS为13.7个月(CI 8.7-21.3)

队列B:ORR分别为33%(CI 32.3-83.7),中位PFS为9.8个月(CI 8.7-21.3)

2.VEGF/PD-(L)1双抗

2.1 Poster Session 9087 (康方生物AK112/ivonescimab) Phase II results of ivonescimab (AK112/ SMT112), a novel PD-1/VEGF bispecific,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for first line treatment of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without actionable genomic alterations (AGA) in EGFR/ALK. 评估ivonescimab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鳞状(SCC)或非鳞状 NSCL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NCT04736823)。

结果:135例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接受ivonescimab联合化疗,其中63例为SCC,72例为非SCC。鳞状细胞癌患者ORR为75%,中位DOR为15.4月,95%DCR,9-mo PFS和OS率分别为67%和93%。 非鳞状细胞癌患者ORR为55%,没有达到DOR,100%DCR,9-mo PFS率和OS率分别为61%和81%。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 10%是鼻衄,蛋白尿,皮疹,淀粉酶升高,贫血,ALT增加,输注相关反应,AST增加,瘙痒,食欲下降和WBC下降。3 级 TRAE 发生在 28.1%的 TRAE 中,6.7%导致停药。

2.2 Poster Session 2535 (宜明昂科IMM2510 PD-L1和VEGF双特异性融合蛋白)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phase I dose escalation study of IMM2510, a PD-L1 and VEGF bispecific fusion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tumors.

结果:截至 2022 年 12 月 15 日,22 名病人接受了 8 个剂量水平(0.007 mg/kg-10.0 mg/kg) 的 IMM2510,中位年龄为 55.5 岁,没有观察到DLT。最常见的TRAE(20%)是输液相关反应(IRR)(63.6%),腹泻(22.7%),贫血(22.7%)。 17 个可评估的病人,在对先前治疗具有 IO 耐药性的持续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以 3.0 mg/kg 治疗 24 周后观察到 1 例确诊的 PR。此外,4例SD(1例卵巢浆液性癌为0.1mg/kg,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为3.0mg/kg,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为6.0mg/kg,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为10.0mg/kg)。在截止日期之后,另一名10.0mg / kg的NSCLC患者在治疗9周后获得了PR,并正在进行研究。

2.3 Poster Session 2536 (普米斯生物, PM8002 PD-L1 /VEGF-A双抗) Phase Ib/IIa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M8002, a bispecific antibody targeting PD-L1 andVEGF-A, as a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结果:截至2023年2月3日,已入组263例既往接受过0-4线系统治疗的晚期实体瘤患者(1mg/kg Q2W [n=1]、10mg/kg Q2W [n =1]、20mg/kg Q2W [n=190]、20mg/kg Q3W [n=4]、30mg/kg Q2W [n=4]、30mg/kg Q3W [n=52]和45mg/kg Q3W [n=11])。在263名入组患者中,211名已完成首次疗效评估。总体ORR为15.2%(32/211),其中32例PR(20例确诊PR),根据RECIST 1.1,DCR为75.4%(159/211)。

25例宫颈癌患者的ORR为28%(7/25) 26例肾细胞癌患者的ORR为26.9%(7/26) 26例铂类耐药卵巢癌患者的ORR为15.4%(4/26) 27例NSCLC(EGFR突变)患者的ORR为18.5%(5/27) 任何级别的 TRAE发生在68.8%的患者(181/263),其中18.3%≥3级(48/263)。最常见的TRAES是蛋白尿(17.5%),高甘油三酯血症(11.4%),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9.9%),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9.5%),低白蛋白血症(8.7%)和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升高(6.8%)。临床试验信息:ChiCTR2000040552。

2.4 Poster Session 2589(华奥泰生物,HB0025,PD-1 / VEGF双抗)Safety and efficacy of HB0025,an anti-PD-1/VEGF bispecific antibody fusion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an FIH trial. 截至 2022 年 8 月 30 日,来自高加索和蒙古人的 30名病人(包括 8 名男性和22名女性)接受了 HB0025,剂量为 0.01 mg /kg (n = 1)、0.03 mg/kg (n=2)、0.1 mg/kg(n=1)、0.3 mg/kg(n=1)、1.0 mg/kg (n=3)、3.0 mg/kg (n=7),6.0mg/kg(n=7),10.0mg/kg(n = 5)和12.0mg/kg(n = 3)Q2W。

总体而言,中位年龄为55岁,先前治疗的中位线为4岁。在剂量为3mg/kg Q2W的22个可评估的pts中,ORR为9.1%(2/22),DcR50%(11/22)。在2名应答者中,1例结直肠癌 CR超过36周,既往治疗未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或贝伐珠单抗,1例非小细胞肺癌超过18周的 PR (NSCLC)病人,其肿瘤消退率为60.2%,既往ICI失败。直到提交之日,CR和PR 病人的治疗仍在继续。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发生在83.3%的PTS中。3级TRAE的发生率为20%[6/30],治疗相关SAE的发生率为13.3%[4/30]。

参考资料

Fukumura D, Kloepper J, Amoozgar Z, Duda DG, Jain RK. Enhancing cancer immunotherapy using antiangiogenic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Nat Rev Clin Oncol (2018) 15(5):325–40. doi: 10.1038/nrclinonc.2018.29

Li L, Wen Q and Ding R (2022) Therapeutic targeting of VEGF and/or TGF-b to enhance anti-PD-(L)1 therapy: The evidence from clinical trials. Front. Oncol. 12:905520. doi: 10.3389/fonc.2022.905520

来源:ASCO2023

摘要/闲谈 Immunology

2023-06-08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患者,细胞,免疫,抑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