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丨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文章来源: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2023,4(4):318-322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30065
作者:蒋骏1,李云1,姜伟2,张晓龙1
作者单位:
1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制所,苏州 215004
2张家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科,苏州 215600
通信作者:张晓龙
基金资助:
苏州市重大疾病、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GWZX202001)
作者简介
蒋骏主任医师
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制所 所长。
中国防痨协会标准化专业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潜伏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防痨协会理事、江苏省结核病防治综合质量控制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指导专家库成员、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呼吸系统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委员、苏州市结核病防治综合质量控制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防痨协会秘书长、苏州市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苏州市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曾负责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全国耐药监测项目和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的苏州现场实施,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市级课题6项,参与起草全国团体标准1项,主持起草地方标准1项,主编和参编专著3部,软件著作权1项。
张晓龙副主任医师
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制所 副所长。
中国防痨协会基础分会委员,江苏省防痨协会科学研究分会常务委员,苏州市防痨协会感染控制分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防痨协会副秘书长。完成江苏省预防医学项目1项,苏州市科技局项目1项,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
摘要
目的:分析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以苏州地区张家港市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登记管理的肺结核患者(76例)及其密切接触者(498名)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和接触方式等信息,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判定LTBI者。应用非条件的Binary 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筛选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发生LTBI的影响因素,绘制森林图。
结果:498名肺结核密切接触者中,LTBI者179例,潜伏感染率为35.94%。病原学阳性患者密切接触者LTBI发生率(37.64%,172/457)明显高于病原学阴性者(17.07%,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0,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以年龄最低三分位(<20岁)为参考,肺结核密切接触者(20~39岁和≥40岁)发生LTBI风险的OR(95%CI)值分别为1.768(1.132~2.763)和2.020(1.093~3.733),呈现随年龄增加,感染风险上升的趋势(χ2趋势=15.743,P<0.001);社会密切接触者发生LTBI的风险是家庭密切接触者的2.892(95%CI:1.673~4.999)倍。
结论:苏州地区张家港市肺结核密切接触者LTBI发生率较高,病原学阳性患者密切接触者、年龄≥40岁密切接触者和社会密切接触者是发生LTBI的高风险人群,应进行针对性开展预防性服药干预。
关键词:结核,肺;接触者追踪;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因素分析,统计学
注:除非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刊登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观点。
编辑:杨颖
审校:范永德
发布日期:2023-9-7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