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刘敏:“神奇的超声”背后的超人故事
“小黑屋,黑白屏,做体检......”这也许是很多不了解超声医学的人对超声的固有印象,其中不乏有医学生甚至有临床医生。超声世界不只是黑白的,还很多彩,除了是重要的诊断方式,还是治疗的有效工具。为了让更多医学本科生了解超声,了解这门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超声教学团队在教学基地主任周建华主任的引领下,开设了《神奇的超声》这门通识课,打破原有的以疾病部位划分的传统教学方案,改以超声应用分类,聚焦交叉前沿、临床应用实践、功能成像等等创新性教学思路。
刘敏作为团队的一员,始终秉承“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导向”,建立超声-应用-疾病-拓展的教学新思维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增加学生互动环节,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今天我们走进中山大学第十届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刘敏的“超人”教学历程。
刘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超声心电科副主任医师,获中山大学第十届教师教学竞赛通识组二等奖
“好教学,教好学”
“好教学,教好学”,一直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超声心电科教学基地传承的宗旨。从超声心电科陈孝岳主任建科、到李安华主任发扬,再到周建华主任拓展。基地制定严格的教学与带教机制。从研究生及规培学员开始,每人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时间做中英文病例分析、读书报告,大家经过三年规范化训练,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PPT制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锻炼。成长为教师后,专业课程、阅片、小讲课等等都严格按照授课要求进行,同时兼有本科授课任务与见习带教任务。在一次次锻炼下,讲台成为了刘敏熟悉又亲切的地方。
其实,“超人”的成长离不开一次次“打怪升级”。刘敏常说,她的成长得益于超声科教学基地领导老师的培养与规范培训系统,得益于每个教学的竞赛场,得益于每场比赛的指导老师,得益于同台竞技的各位优秀选手。
在参加中山大学第十届教师教学竞赛前,刘敏有多次全国及省级教师授课大赛的经验积累。2019年经过初赛比拼,非常有幸能获得评委一致推荐,代表广东赛区的超声医学科青年教师,通过华南区半决赛的角逐,最终获得中国医师协会“方圆道,规培行”全国超声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青年教师授课总决赛二等奖。在2021年刘敏获得了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超声医学青年医师授课大赛一等奖。
2019年中国医师协会“方圆道,规培行”全国超声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授课大赛现场
2021年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超声医学青年医师授课大赛一等奖
通过比赛不断积累经验,在课程导入、授课技巧、节奏控制、内容把握、思政设计、互动台风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每一场比赛,我都用百分百的精力认真准备。比赛过后,也会复盘比赛过程中的遗憾与失误,认真总结评委的评语,以促进步。”刘敏说。
2022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参加医科、通识及全英组决赛的选手团队
备课有“三宝”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精彩的课程,从老师一开口,整个授课思路、方法、内容、节奏、互动环环相扣。如何做到目中有人、胸中有书、言之有物、教学有法呢?备好课是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一位优秀的授课教师,他们的备课绝对都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经过不断的实践,刘敏还总结出了自己的备课三宝:“备内容、备学生、备教学”,明确讲什么,对谁讲,怎么讲,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神奇的超声》的课程属于通识课,是针对北校区大一医学生开设的,他们彼时没有进入临床课程学习,对于医学知识知之甚浅。针对学生的特点,内容选择上需要将复杂的超声知识简单化通俗化讲述。如讲述超声波原理振幅与频率的时候,采用尺子震动实验的方法,同学们浅显易懂并且可以充分互动。
同时,教具的应用与多媒体工具使用,拉近了老师跟学生的距离。通过运用肠道及乳腺等模型,通过视觉、触觉等更加直观的感受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肠道疾病以及乳腺疾病。
课程导入方面,刘敏采用生活中常见的故事,视频以及新闻报道等多媒体手段,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以及注意力;她也会利用小程序制作调查问卷,在授课前对同学们进行摸底,询问他们的兴趣点,通过精心备课,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
“点燃一把火”的医学教育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真正好的教育,不是单纯给学生们植入片面的答案,而是要点燃他们对知识、兴趣的渴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而作为教师,其实也是在授课过程中,被学生们求知欲与学习热情所感染,汲取内驱力形成正反馈。
为了准备一堂课,刘敏会广泛阅读相关知识点的文献、指南及专业书籍,浏览专业网站,拜访名师求教,以明确精准定义、拓宽知识领域、丰富知识储备,从而汲取更多有益的东西,以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
在坚持不懈的打磨中,她的业务水平也不断的提升,始终掌握所授课程的最前沿的知识信息,同时也不断更新授课内容,教学相长,受益匪浅。同时,对于临床技能也有相应提升,将临床技术进行全国推广及示范教学。
经直肠超声全国巡讲-大连站现场示范教学
“心有所念,必有回响”。在一次授课比赛后的小间隙,刘敏收到一个纸条,原来是以前带教过的学生,专门来现场支持,纸条上写着:“我现在也开始带教了,希望能像你一样,带好学生”。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超声教学基地有优良的教学传统及优秀的教师团队,我只是其中一员,希望《神奇的超声》通识课程能将更多的知识带给同学们,也撒下一片未来‘超人’的火种,为将来的超声医学事业培育人才。”刘敏说。
来源/超声心电科 刘敏
编辑/郑敏珊 审核/陈鋆 审核发布/文朝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