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引发大“呕血”三次 命悬一线 哈医大一院多学科联手 成功救治
“医生,我爱人突然吐了好多血,人都昏过去了,您快看看他!”
“患者失血性休克,血压只有51/36mmHg,立即送重症医学科抢救!”
7月2日凌晨2时,在哈医大一院消化内科病房内,有长期胃病史、因连日呕血在此治疗的57岁的王先生突发大呕血,引发失血性休克,消化内科值班医生立即为患者行对症治疗措施,并紧急送往重症医学科监护病房。
“立即抢救,进行输血治疗,稳住血压。”
“准备消化内镜行急诊胃镜检查,胃内有一处溃疡伴基底部血管显露。”
“行胃镜下止血。”
时间就是生命!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值班医护人员紧急为王先生进行抢救,并迅速通过胃镜找到出血患处进行止血。王先生的血压终于稳定了,并转回消化内科进行后续治疗。
7月4日凌晨1时,王先生再次出现大量呕血症状,并再次休克。此时距首次成功抢救还未超过48小时,重症医学科和消化内科值班医护人员再次对患者实施抢救。
“仍然是上次的出血位置。”消化内科医生再次在胃镜下使用多枚血管夹止血,成功止住了出血停止,并三日后转回消化内科病房留观治疗。患者病情稳定,逐渐由流食过渡到半流食。
但令家属和医生都没想到的是,一周后,7月11日,王先生在进食晚餐后第三次大呕血、又一次休克!血压仅61/46mmHg,重症医学科和消化内科值班医护人员第三次对王先生进行了抢救。
“虽然血又一次止住了,但是,患者会不会再次出血,是当前面临的难题。”胃脾外科、消化内科、ICU、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专家火速为王先生进行多学科MDT紧急会诊,商讨最佳治疗方案。
“外科手术是解决患者出血问题的最佳方案,但患者有长期胃病史,营养不良,BMI仅为15kg/m2,加之本次起病以来出现3次失血性休克,存在严重的贫血、低蛋白血症、脏器功能损伤,手术及麻醉耐受性差,围术期风险极高。”考虑到患者的病情特殊,身体状态差,胃脾外科副主任姜宪教授凭借丰富的经验,在家属的同意下,决定为患者立即实施创伤较小的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
12日凌晨,在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康凯教授团队的精心救护下,王先生的身体状况迅速恢复到可以耐受手术的水平。胃脾外科副主任姜宪教授团队经过3小时紧张的手术,顺利为其施行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术中出血仅10ml,术后患者直接转回胃脾外科普通病房。
在胃脾外科医护团队的严密术后观察和精心护理下,王先生于术后10日完全康复,顺利出院。出院前检查,王先生的体重还增加了一些。
姜宪教授介绍,胃溃疡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因其可引起像本例病人一样的大出血甚至休克,危及生命。胃溃疡属于消化系统良性疾病,它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吸烟饮酒、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焦虑及应激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胀痛不适,反酸,食欲减退,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被大家忽视,自行购买一些“胃药”来缓解症状。
“胃溃疡不仅能引起大出血还可引起消化道穿孔、弥漫性腹膜炎,反复溃疡发作还会引起瘢痕性幽门梗阻,一部分胃溃疡还会引起癌变,大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姜宪教授提醒,如果出现上腹部不适、“胃痛”、反酸、嗳气、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应尽早去医院就诊,及时进行幽门螺杆菌筛查,必要时行胃镜及病理学检查以除外胃溃疡甚至早期胃癌等疾病,尽早进行规范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危及生命。
姜宪:哈医大一院普外科,胃脾门脉高压外科病房副主任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姜宪教授擅长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胃肠间质瘤切除术,同时,常规开展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代表的普通外科其他微创手术,手术操作规范,出血少,康复快。近年来曾完成多例复杂胃肠肿瘤的腹腔镜下根治手术,包括90岁高龄胃癌合并心梗、胃癌合并急性期脑梗死、射血分数37%的心衰患者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再手术、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等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