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能治好吗?

2023-09-06 17:36

术后第14天,顺利拆线并出院,无任何不适。术后2年,复查颅脑MR显示病变全切、无复发,无任何神经功能损伤。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给受影响的个体以及神经外科医生都带来了特殊的问题。紧密堆积的核居住在脑干的狭窄管道中。任何额外的质量或液体的引入,例如出血产生的血液,都可能压缩或压碎重要的神经纤维。换句话说,较小的入侵会导致严重的并可能威胁生命的症状。横穿脑干的神经控制基本的非自愿功能,例如呼吸,心跳调节,体温,疼痛和热感,打颤以及其他自发功能,包括眼球运动,吞咽,面部肌肉控制,行走和言语。颅神经和全身神经都可能受到影响。对于个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因此难以诊断。神经外科医生必须担心如何处理病例以及脑干手术的内在风险是否值得潜在的有益预后。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脑干是脊髓向上延伸的部分,其下端与脊髓相连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手术稍有不慎将会导致脑干损伤,所以手术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和挑战度。

危险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出血

当在脑干中发现海绵状瘤时,海绵状瘤可能对病人的生命构成威胁。脑干是大脑中较致密、较重要的部分,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出现的血液渗漏虽然出血量不多,但是时常反复发生。因此,通常的小出血量,能够造成暂时性的缺损,随着时间的推移,脑干海绵体血管瘤缓慢地生长,每次反复的出血造成神经功能逐步恶化,较终导致患者永久性失去一部分重要的功能。

正如我们所预料的那样,即使是脑干区域的只有5cc的出血量,根据每一位患者的神经系统中海绵状血管瘤的位置,也可能导致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癫痫发作、吞咽困难、复视、面部功能丧失,甚至失去意识。

高难度+高风险脑干手术,巴特朗菲教授如何应对自如,有效治愈

21岁大二学生,巨大中脑脑干延髓海绵状血管瘤,脑干出血1次

术前:因头痛、恶心、呕吐就诊当地医院,发现脑干占位,考虑海绵状血管瘤可能,发生1次脑干出血,于当地医院ICU住院治疗,当地医院告知该病风险极大,随时有进一步变症、无法手术、只能保守观察治疗。

术后:巴教授全切病变,手术顺利。术后第1天,ICU治疗观察,术后当晚即拔除气管插管,可完全自主呼吸。术后第2天,复查CT正常,病变全切,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术后第3天,患者能独立下床、少量活动,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头痛、恶心呕吐明显好转,无新发的肢体无力、感觉麻木等,无呼吸抑制等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第14天,顺利拆线并出院,无任何不适。术后2年,复查颅脑MR显示病变全切、无复发,无任何神经功能损伤。

57031693992900092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海绵状血管瘤,神经外科,手术,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