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愤怒!年仅38岁!青年医生被患者刀砍身亡......
2023年9月4日上午,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肛肠组主治医师刘医生,在病房的值班室里,被人用刀连砍14刀,当场身亡。
@奉节县公安局
被害刘医生的遗体送至殡仪馆,但殡仪馆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对刘医生的死亡原因不清楚。
据知情人透露,9月4日上午,肛肠科刘医生前一天值夜班,上午在值班室,一名王姓男子持刀冲进来,趁医生不备,对着刘医生连捅了14刀,导致刘医生当场死亡。同时值班的靳某上前阻拉,也被捅伤。
捅人的是病人家属,在对刘医生行凶后又挥刀自残,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还有一名值班医生靳医生也被刺伤,救治后没有生命危险。
通过网上暴露的聊天记录来看,行凶者是早有预谋,已经踩好了点,知道事发当天是刘医生值班。并且准备好了凶器,闯入值班室对着刘医生直接连捅十四刀。可以说,凶手的残忍行径确实令人骇人听闻。
凶手在医院里砍人后,随后自杀,却没有死。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奉节县人民医院的医生们还得全力以赴地抢救他的生命!
为什么病人家属会对医生怀恨在心?有人说刘医生给患者做了痔疮手术,术后复发,患者和家属接受不了!痔疮手术不能根治,容易复发。这怎么能成为伤害别人的理由呢?
新闻一出就霸屏在各个网络平台,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两次的发生!
被刺死的刘医生年仅38岁,正值青年,还有很长远的未来。不管是什么理由,都不是伤人的借口,刘医生很让人惋惜,他只是病人家属泄愤的方式。
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发生,如果学医会面对死亡的风险,那谁还敢当医学生?
有的刚上医科大学的学生说,看了这么多医患关系恶化导致的恶劣事件,真的有点后悔报医学专业,不仅要学习的知识点比别的专业多,危险系数还比其他专业大。
2020年7月1日,《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正式施行,明确要求进入医院的人员应当主动接受并配合安全检查,对拒不接受安全检查的,医院有权拒绝其进入。
2022年9月6日,上海制订《关于加强医院安全秩序管理的通告(征求意见稿)》,明确医院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设置安检区,配置专业安检员,按照安检工作实际需求,配备相应的安检设备,对进入医院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严防禁止、限制携带物品进入医院。不接受安全检查的,医院有权拒绝进入。
三年前,民航总医院的张文医生被一名患者家属刺伤身亡;三年前,正在出诊的陶勇医生被自己曾经诊治过的患者用菜刀砍致重伤;半年前,上海瑞金医院发生持刀伤人案,受伤群众中有儿科医护人员。
“杨文医生的死”和“陶勇医生的手”,换来了北京的安检;“上海医护的伤”,换来了上海的安检。难道每个地方的医院安检必须以一些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才能做到真正落实?一个生命,还不足以对全国所有的医院起到警醒作用?
安检所带来的效果,我们应该也是可以肉眼可见的!以北京为例,我们来看一组清晰的数据:
北京市三级医院已实现安检全覆盖,262家医院安装了“一键报警”装置。法规实施以来,市公安局及时发现、处置伤医、辱医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截至2021年6月底,共办理涉医违法犯罪案件74起,查处77人,其中刑事案件7起。同期对比,涉医违法犯罪案件发案率稳步下降,其中刑事案件下降65%。
在北京落实一段安检制度后,一名护士长说,“安检为我们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心里踏实了,就能更好地服务患者。大家都有了法律武器,医患关系也更加和谐。”
由此来看,入院前先进行安全检查,是预防暴力伤医最有效的手段!
每有一名医护人员受伤或死亡,就意味着有几百几千个患者没有办法得到诊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