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解读
文章来源:中华消化杂志, 2020,40(10) : 649-663.
胃食管反流病(GERD)就像是一个爱捣乱的精灵,经常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它的症状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鬼,让我们感到不舒服。这个精灵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所不同,就像有的人更容易被它缠上,有的人则比较幸运,不会被它烦扰。
每周至少发作一次GERD症状的患病率约为13%,在西方国家比较高,但在亚太地区有上升的趋势。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周至少发作一次烧心症状的患病率为1.9%~7.0%。
GERD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比如吸烟、肥胖、年龄、饮酒、非甾体抗炎药、社会因素、心身疾病和遗传因素等等。这些因素就像是一群喜欢找麻烦的小鬼,经常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给我们出难题。
GERD的发病机制就像是一个复杂的魔法阵,需要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才能让它出现。比如胃食管交界处功能与结构障碍、食管清除功能障碍、上皮防御功能减弱、肥胖和饮食等生活相关因素对食管抗反流功能的削弱,以及食管敏感性增加等等。
近年来,对于GERD的流行病学、症状学、诊断方法和治疗的研究都有不少进展。我们的专家委员会在这个基础上,经过多轮讨论和投票,达成了这些共识意见。这些意见就像是一张指引我们应对GERD的地图,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个捣乱的精灵。本文综述了该专家意见的28条共识:
共识意见1:烧心和反流是GERD的典型症状(推荐级别:A+,92.3%;A,7.7%。证据等级:高质量)。
共识意见2:胸痛、上腹烧灼感、上腹痛、上腹胀、嗳气等为GERD的不典型症状(推荐级别:A+,48.3%;A,37.9%。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共识意见3:胸痛患者需先排除心脏因素后才能进行GERD评估(推荐级别:A+,79.3%;A,17.2%。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共识意见4:根据典型的烧心和反流症状可拟诊GERD,相关反流问卷可作为GERD诊断的辅助工具(推荐级别:A+,57.1%;A,42.9%。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共识意见5:PPI试验性治疗可作为具有典型反流症状患者简便易行的初步诊断方法(推荐级别:A+,75.0%;A,21.4%。证据等级:高质量)。
共识意见6:建议具有反流症状的初诊患者行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可排除上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RE、反流性狭窄和巴雷特食管(推荐级别:A+,70.0%;A,30.0%。证据等级:高质量)。
共识意见7:食管反流监测可提供反流的客观证据,以明确诊断。单纯食管pH监测可检测酸反流,食管阻抗-pH监测可同时检测酸反流和非酸反流(推荐级别:A+,89.7%;A,6.9%。证据等级:高质量)。
共识意见8:食管高分辨率测压可检测GERD患者的食管动力状态,并作为抗反流内镜下治疗和外科手术前的常规评估手段(推荐级别:A+,62.1%;A,34.5%。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共识意见9:调整生活方式是GERD患者的基础治疗手段,包括减肥、戒烟、抬高床头等(推荐级别:A+,76.7%;A,23.3%。证据等级:高质量)。
共识意见10:PPI或P-CAB是治疗GERD的首选药物,单剂量治疗无效可改用双倍剂量,一种抑酸剂无效可尝试换用另一种。疗程为4~8周(推荐级别:A+,58.6%;A,27.6%。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共识意见11:维持治疗方法包括按需治疗和长期治疗。抑酸剂初始治疗有效的NERD和轻度食管炎(洛杉矶分级为A和B级)患者可采用按需治疗,PPI或P-CAB为首选药物(推荐级别:A+,63.3%;A,30.0%。证据等级:高质量)。
共识意见12:PPI或P-CAB停药后症状复发、重度食管炎(洛杉矶分级为C和D级)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维持治疗(推荐级别:A+,80.0%;A,13.3%。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共识意见13:注意长期抑酸治疗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间相互作用(推荐级别:A+,73.3%;A,16.7%。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共识意见14:抗酸剂可快速缓解反流症状(推荐级别:A+,26.7%;A,63.3%。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共识意见15:促动力药联合抑酸药物对缓解GERD患者的症状可能有效(推荐级别:A+,26.7%;A,53.3%。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共识意见16:内镜下射频消融术可改善GERD患者症状(推荐级别:A+,30.0%;A,60.0%。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共识意见17:胃底折叠术对GERD患者疗效明确(推荐级别:A+,58.6%;A,27.6%。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共识意见18:GERD为哮喘、慢性咳嗽和喉炎的可能原因,在确诊反流相关前需先排除非反流因素。不明原因的哮喘、慢性咳嗽和喉炎,若有典型的反流症状,可进行抑酸治疗试验(推荐级别:A+,56.7%;A,33.3%。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共识意见19:对于抑酸治疗无效的食管外症状患者,需进一步评估以寻找相关原因(推荐级别:A+,65.5%;A,27.6%。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共识意见20:RE尤其是重度食管炎(洛杉矶分级为C级和D级)患者,治疗后应定期随访(推荐级别:A+,90.0%;A,10.0%。证据等级:高质量)。
共识意见21:巴雷特食管是GERD的并发症,诊断需要依赖内镜和病理检查(推荐级别:A+,57.1%;A,38.1%。证据等级:高质量)。
共识意见22:对于存在异型增生的巴雷特食管患者,应积极进行随访、内镜或手术治疗(推荐级别:A+,60.7%;A,39.3%。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共识意见23:合并食管狭窄的患者经扩张后需抑酸维持治疗,以改善吞咽困难的症状和减少再次扩张的需要(推荐级别:A+,58.1%;A,35.5%。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共识意见24:难治性GERD指双倍剂量PPI治疗8周后反流、烧心等症状无明显改善者(推荐级别:A+,51.7%;A,41.4%。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共识意见25:引起难治性GERD的原因很多,处理首先需检查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优化PPI的使用或更换P-CAB(推荐级别:A+,56.7%;A,36.7%。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共识意见26:难治性GERD患者需行内镜、食管高分辨率测压和食管阻抗-pH监测等检查。(推荐级别:A+,69.0%;A,31.0%。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共识意见27:药物治疗失败的难治性GERD,经全面、细致的检查除外其他病因,确实存在反流证据的,可权衡利弊后行内镜或手术治疗(推荐级别:A+,35.5%;A,51.6%。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共识意见28:合并食管裂孔疝的GERD患者常规剂量PPI效果欠佳时,剂量可以加倍(推荐级别:A+,41.9%;A,58.1%。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