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医协和医生为病人画“最暖心检验单”科普,4年后病人再找上门…结局真暖!
四年前福小卫曾报道过一位“立志”做科普的医生她在门诊中花时间详细为患者科普病情随手画的讲解图被称为“最暖心的检验单”。
这位医生就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协和平潭分院血液科负责人连晓岚副教授。
四年后, 连晓岚副教授重新遇到了这位被“科普”的病人,和我们分享了这个故事的后续!结局很暖。
缺铁性贫血是全球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据统计,中国的隐性贫血患者占据全国人口的20%以上,其中一半为缺铁性贫血。且很多都在轻中度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到了重度贫血才发现。
作为血液科医生,每一次门诊,我都会遇到一些病人长期贫血却不就诊或随访,平时生活质量极差,病情很严重了才来。
因此,我经常花很多时间为病人和家属做科普,诚恳但是非常严厉!所幸,大部分病人都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配合检查、治疗和随访,最终痊愈。
四年多前,还是主治医师的我,在协和医院平潭分院(平潭综合实验区医院)坐诊,患者陈老先生第一次在门诊找我时,检查显示,他的血红蛋白只有20g/L左右(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一般不低于120g/L)。
几十年的贫血,让他早已经失去工作能力,而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来来回回去福州甚至北上广大大小小医院就诊,但他都没有很好地坚持诊疗和解决问题。他说自己输过无数的血,甚至曾经在雨中摔倒,可是无力爬起来,只能任凭雨打风吹,那种无助感再也不想有。
经检查,我发现他就是典型的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铁蛋白显著降低,病因就是他几十年来反复出现鼻出血。
于是我拿着检验单,一边画图,一边耐心地和他讲故事,科普病情:血红蛋白好比专卖店的“货品”,“仓库”里的是铁蛋白储存量,只有货架上有货,仓库货源充足,整体才能正常运转。而店里没货的原因可能是:店主偷懒不进货,有“小偷”……
经过一番通俗的讲解,陈老先生终于理解了。对于我的建议,他也听进去了,规范补铁、随访,很快血常规检查完全正常,铁蛋白、铁代谢也正常。他信任我、配合我,从此远离了困扰他几十年的缺铁性贫血。
遗憾的是,他一直没有去耳鼻喉科就诊查出“小偷”,因为他之前在北上广都去过耳鼻喉科,自己失去信心,觉得肯定抓不到“小偷”。我只能告诉他,一定要努力去抓“小偷”,如果暂时还没抓到,那就得养着“小偷”。
今年六月份开始,作为支援专家,我再次被下派到平潭分院。陈老先生得知后,特地挂了我的号。四年后再见,他依旧充满感恩,他谨记要小剂量补充保证“库存”,所以,这四年虽然还在一直不间断流鼻血,他需每天用棉球堵住鼻子,但是再也没有贫血发生。
因为一直记挂着陈老先生的病情,期间,我曾和我院耳鼻咽喉科专家王德生教授咨询过陈老先生的情况,王德生教授听完后建议,一定要带陈老先生来找他的团队详细看看。
原本我就打算帮陈老先生约号就诊,没想到他突然又出现鼻子大出血被送到平潭分院急诊科。所幸,终于在我们耳鼻喉科黄晓婷医生(也是协和本部来平潭分院支援的主治医师)的助力下,通过鼻内镜下双侧鼻腔探查+双鼻腔电凝止血术,抓住并处理了“小偷”。
照片已经征得陈老先生同意,他说,能和我们一起为科普贫血的预防及治疗做贡献,让老百姓们都重视自己的健康,并且知道协和医院这里有人民的“医靠”,求助有门,很自豪!
术后,王德生教授和黄晓婷医生也特别关心陈老先生的情况,叮嘱他出院后用药和护理注意事项,保持鼻腔湿润,依然要警惕病情反复发作。
生活中 ,很多亲戚或病人常常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要吃什么才能补铁?这个问题 反映出大家对“贫血”的认识误区,也说明科普的道路依然漫长。
再次强调,出现贫血症状,一定要尽早揪出病因,并尽快治疗。大部分都是可以搞定的!请不要轻易就放弃。
总是听到病人抱怨:到大医院看了却没找到病因、没治好,所以我不想治了。其实,很多疑难杂症不是单单一个科室能马上解决的,需要多个专科联合治疗。所以,如果有疑惑,可以和你的主诊医师好好沟通!
很多疾病的治疗及解决,患者、家属和医生三方缺一不可。只有相互信任、沟通、合作,才能真正帮助病人。
稿件:连晓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协和医院平潭分院血液科负责人 医学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编辑:小枫
审核:黄美辉、陈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