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化诊疗之分娩镇痛
什么是分娩痛?
顾名思义,分娩痛就是由分娩所引起的疼痛。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宫颈状态发生巨大变化,宫口从闭合到开全,宫颈状态的变化是分娩痛的主要来源。从狭义角度而言,宫口扩张引起的疼痛可以理解为分娩痛。分娩镇痛即人们常说无痛分娩是指使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疼痛减轻甚至消失。
分娩痛的程度存在个体差异。总体而言,70%~80%以上的产妇都认为分娩过程的疼痛难以忍受。相对于撕裂痛、烧伤、灼痛等疼痛形式,分娩痛的疼痛程度更高。
分娩痛会对机体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例如影响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系统;影响胎儿供血供氧;影响产妇宫缩;增加剖宫产率;影响产妇精神状态等。因而,研究分娩痛的机制,关注分娩痛对母婴结局、对高剖宫产率的影响,缓解产妇分娩痛,应成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包括麻醉科医师)的重要工作内容。
分娩镇痛的方法
①非药物性镇痛:导乐分娩;针刺镇痛;经皮电神经刺激镇痛;拉玛泽分(呼吸减痛)分娩法和水中分娩法;
②药物性镇痛:吸入药物;全身应用阿片药物;椎管内分娩镇痛(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应满足五个要求:
①安全,对母婴无影响;
②给药方便,起效快,作用时间可控,能满足整个产程的需求;
③不影响运动,不影响分娩进程;
④产妇清醒,可参与分娩过程;
⑤如果顺产转剖腹产也可满足手术的需要。
分娩镇痛原则
分娩镇痛实施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自愿原则:分娩镇痛技术的实施必须征得产妇及家属同意;
②安全原则:保障产妇和胎儿安全是实施分娩镇痛技术的最根本要求,尽量选择对产妇和胎儿影响小的分娩镇痛方法;
③镇痛原则:优先选择镇痛效果可靠的方式用于分娩镇痛。
分娩镇痛人员
分娩镇痛是系统性、需要多个部门人员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舒适化医疗工作,分娩镇痛人员主要包括麻醉科医师、产科医师、助产士等。(MDT)
麻醉科医师
实施分娩镇痛的麻醉科医师应满足以下资质:
①具有麻醉专业医师资格证书及执业证书;
②具有临床工作经验的主治医师,能够独立处置产科手术、麻醉意外的抢救;
③经过相关的分娩镇痛专业培训,可以和产科医师、助产士配合独立进行分娩镇痛工作。
分娩镇痛实施中,麻醉科医师的主要职责包括:
①进行镇痛前的产妇评估工作,全面、详细评估产妇的全身情况、心肺功能、凝血功能、产程进展等,根据分娩镇痛的原则以及各种分镇痛方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选择合适的分娩镇痛方法;
②向产妇及家属介绍分娩镇痛的相关情况,告知所选择分娩镇痛方法的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
③遵循(椎管内)分娩镇痛操作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④观察和监护产妇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分娩镇痛相关并发症;
⑤完成分娩镇痛的记录、登记等工作,保持病历、完整性。
产科医师
产科医师应满足以下资质:
①具有妇产科专业医师资格、执业证书;
②具有处理产程的相关经验
分娩镇痛实施过程中,产科医师的主要职责在于:
①产前分娩镇痛知识宣教;
②分娩镇痛前产妇阴道分娩条件评估,确定是否适合阴道分娩;
③及时处理分娩镇痛过程中宫缩异常、胎心异常等,及时评估产程、胎儿情况以决定是否终止阴道分娩行剖宫产术等。
助产士
助产士应满足以下资质:
①具有助产士资格、执业证书或护士资格、执业证书;
②可以配合妇产科医师进行产程护理和产程管理;
③了解椎管内分娩镇痛相关知识;
④有新生儿复苏经验,可以协助儿科医生进行新生儿抢救工作;
⑤熟悉抢救设备及药品的使用等。
分娩镇痛实施过程中,助产士或护士的主要职责有:
①产前分娩镇痛知识宣教;
②分娩镇痛前建立输液通路、建立产妇及胎儿相关检测;
③协助麻醉科医师的分娩镇痛技术操作;
④协助观察分娩镇痛期间及分娩镇痛后产妇生命体征、产程、宫缩、胎儿安危等情况;
⑤阴道分娩的接生;
⑥协助完成分娩镇痛的记录和登记工作;
⑦急救药品、器械及分娩镇痛消毒等的准备。
分娩镇痛目标
椎管内分娩镇痛的目标如下:
①运动功能无影响,即产妇的改良Bromage评分在0~1分;
②镇痛效果良好,即产妇的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
③椎管内分娩镇痛副作用如低血压、胎心减慢、呼吸抑制、腰麻后头疼、影响产程、围产期发热等,发生率低。
分娩镇痛饮食管理
(1)产妇入产房后避免摄入固体;
(2)推荐高能无渣饮料;
(3)高危产妇(病态肥胖、糖尿病、困难气道、瘢痕子宫、不确定性胎心异常)严禁固体食物。
作者: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医院麻醉科 韩青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
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