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如何区分输尿管的“上、中、下段”?
来源:综合整理自超声
超声技术与诊断
转载已获授权
编辑:小超人
输尿管结石(ureterolith)顾名思义,输尿管里长了石头。近100%的结石来自于肾脏,原发于输尿管者罕见,结石以草酸盐与磷酸盐混合结石多见。输尿管结石多为单侧,双侧同时发生率极少,常发生于输尿管的三个生理狭窄(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输尿管膀胱入口处),但需要注意肾结石一般双侧同时发生,发现一侧输尿管结石时也应注意扫查对侧肾脏。
输尿管的上、中、下三段便是根据上述三个狭窄处作为分界点的,依次如下:
上段:起自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止于跨越髂血管处(第一狭窄至第二狭窄段)
中段:起自髂总动脉前方,止于膀胱壁(第二狭窄至第三狭窄)
下段:斜穿入膀胱壁,止于输尿管口处,也称作膀胱壁内段(第三狭窄)
输尿管上段结石
第一狭窄处的扫查
侧卧位或俯卧位:冠状扫查输尿管长轴,以肾门或肾盂为标志,显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并向下追踪扫查。此段图像显示清晰,但至输尿管腹段以后,易被肠气干扰,显示范围较小。
仰卧位:纵向扫查腹主动脉外侧1-2cm,寻找扩张的腹段输尿管,向下追踪至盆端输尿管。
第二狭窄处的扫查
仰卧位:以髂总动脉末端或髂外动脉为标志,在其前方找到扩张的输尿管后,调整探头方向,可显示第二狭窄处。
CDFI:有助于区别扩张输尿管与腹部血管。
若膀胱充盈有影响,可在完成第二步后,先排空膀胱再行检查。
结石所在部位越高,梗阻程度越严重,对肾脏的损害就越严重,临床上表现为肾绞痛、腹部绞痛伴血尿等症状。
第三狭窄处的扫查
仰卧位:以膀胱为透声窗,以输尿管开口处为标志,调整探头方向,向上逆行扫查膀胱壁段及盆端输尿管。
CDFI:辨认输尿管开口,并观察、对比双侧输尿管的喷尿情况,看是否有结石梗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