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神器!望江山院区首例VA-ECMO续写生命之光
“稳不住,血压稳不住,补液、升压、强心,效果都不好……”
“TNI危急值,1.567,心率也越来越快了,再拉一个心电图。”
8月26日,望江山院区ICU里,64岁的老王(化名)生死徘徊,命悬一线。
在一次摔倒之后,老王面对脊髓损伤、截瘫,先后辗转多家医院,却始终没有好转,呼吸机更是一路跟随,无法摘除。
这次,被送进望江山院区的老王还有最大的难关——脓毒性休克,降钙素原高于最高检测值,累及心脏。
超声探头下的心脏收缩越来越微弱,血压不能维持。
“心脏收缩很差,左室射血分数只有20%多一点,怎么办?”
“脓毒性心肌病!要上VA-ECMO,给心脏争取点时间,我马上过来!”
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重症医学科(望江山院区)负责人徐良主任医师充分评估情况,判断其符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指征。
18:10确认上机
重症医学科主任杨向红主任医师立刻调配朝晖院区ECMO机器,联系血库。朝晖院区及望江山院区的医护人员动起来了,一系列准备工作行云流水,徐良、徐开治、杨长根医生以及全殷殷护士长、郎毅平副护士长放弃了周末夜晚休息,第一时间赶到医院。
18:40机器到达,19:00启动
经过30多分钟有条不紊的忙碌,管道连接、预充,当血液从体内缓缓引出,流经离心泵、氧合器,深褐色的血液变为鲜红色重返患者体内,ECMO这条生命延续通道终于被打开!
那天晚上,ICU内灯火通明。
ECMO期间的监护管理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感染、循环、呼吸、内环境、抗凝和营养等多个方面,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老王的肾脏也受到了累及,内环境紊乱,重症医护团队在ECMO上串联管路进行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给予多重强有力的支持。
一夜守护,老王循环逐渐稳定,ECMO、呼吸机、CRRT持续顺利运转。
“老王多个重要脏器受到损伤,必须由专业团队24小时寸步不离守候在床旁,根据病情及时做出精细化管理措施。ECMO、CRRT可以给受损的脏器相应支持,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机体恢复争取宝贵的时间。”徐良说道。
ICU被称为“离死亡最近的地方”,却也是“离曙光最近的地方”,这里是危重患者生命的最后屏障。
关于ECMO
ECMO的核心部分是膜肺(人工肺)和动力泵(人工心脏),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由于其强大的支持能力,ECMO技术往往代表着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急危重症患者综合救治水平,常被誉为“救命神器”。
这次重症医学科(望江山院区)成功独立开展院区首例VA-ECMO,综合救治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为院区所有患者架起了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重症医学科
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为目前省内设备配置最先进,运行最规范的综合性ICU之一。科室在血液净化、循环辅助、重症呼吸、营养支持等方面积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省内为数不多能独立完成一系列脏器功能支持技术的科室。
专家介绍
杨向红
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如重症感染的控制、多脏器功能的维护、大手术后的围术期处理、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等,尤其擅长CRRT、血液灌流及人工肝等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徐良
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脏器功能障碍的诊治,各种大手术围手术期管理,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的诊治
重症医学科(望江山)楼璐璐供稿
宣传统战部综合整理编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