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研究揭示了初始切除ICC后的复发累积风险随着无病生存期的延长而降低的趋势。研究还确定了五个与复发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CA19-9水平、多发病灶、淋巴结转移和MVI。
肝内胆管癌(ICC)是肝脏癌症中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肝癌,仅次于肝细胞癌。ICC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已翻倍增长。尽管手术切除是唯一可以提供长期生存机会的治疗方式,但手术后复发率高达53%–71%。因此,对于复发性ICC的治疗仍需进一步探讨。近期一篇研究发现,在2年无病生存期(DFS)后复发的患者的预后似乎比那些在较短间隔内复发的患者更好。此外,晚期和早期复发可能与不同的风险因素有关。
方法:
这项研究包括了1995年至2020年期间接受ICC切除手术的患者。首先,分析了接受初始切除的患者无复发生存(RFS)的风险因素,然后分析了在初始切除后发生复发的患者总生存(OS)的风险因素。此外,还进行了条件性累积复发率的评估。
结果:
研究纳入了169名连续接受切除手术的ICC患者。在诊断时,患者的平均CA199水平为46 U/mL,106名患者(62.7%)接受了高复杂性(Grade 3)的手术,包括涉及肝脏、胆管以及淋巴结的复杂手术。患者中有44名(26.0%)仅进行了淋巴结切除,而43名(25.4%)接受了系统性淋巴结清扫,51名(30.2%)接受了胆管重建手术。7.1%的患者合并有肝硬化。肿瘤病理评估显示,有22名患者(13%)存在多发肿瘤,35名患者(20.7%)存在淋巴结转移,而122名患者(72.6%)存在微血管浸润(MVI)。
整体生存率
在随访期间,共有98名患者(58%)去世,而114名患者(67.5%)出现了疾病复发。所有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3.7年,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RFS)为1.3年。1年、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5%、55%和42%,而1年、3年和5年的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9%、34%和30%。在首次复发的患者中,41名患者仅在肝脏复发,10名仅在肺部复发,10名仅在淋巴结复发,3名全身蔓延,2名发生骨转移,1名在肝外胆管复发,以及47名在多个器官复发。
死亡风险和复发率
研究组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死亡和复发风险发生了变化。死亡风险在初始切除ICC后大约2年达到最高点,而复发风险在初始切除ICC后大约0.5年达到峰值,然后从0.5年到4年逐渐下降,4年后趋于稳定。根据条件性复发累积率分析,在5年内,整体队列中的复发率为69.3%,而在初始切除后2年没有复发的患者中,复发率为23.6%,在初始切除后4年没有复发的患者中,复发率为2.6%。
初始切除时的复发风险因素
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年龄、CA19-9水平、多发病灶、淋巴结转移和MVI都与初始切除时的复发显著相关。
总结
这项研究揭示了初始切除ICC后的复发累积风险随着无病生存期的延长而降低的趋势。研究还确定了五个与复发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CA19-9水平、多发病灶、淋巴结转移和MVI。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手术后2年内没有复发的患者中,微血管浸润仍然是复发的危险因素。这项研究的结果还表明,选择对初始切除后发生复发的患者进行再次切除可能会改善其生存率。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了疾病自由间隔(即初始切除后未发生复发的时间)与复发后生存率之间存在关联,疾病自由间隔越长,复发后的生存率越高。“复发性ICC的切除与OS的改善有关,特别是在初始肝切除术后无病间隔较长且无MVI的患者。”研究者总结道。
参考文献
Maki H, Kawaguchi Y, Nagata R, et al. Conditional recurrence analysis of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Changes in recurrence rate and survival after recurrence resection by disease-free interval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3 Aug 9]. Hepatol Res. 2023;10.1111/hepr.13951. doi:10.1111/hepr.13951
声明:本资料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