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岁竟突发脑干出血,高难度手术拯救家中顶梁柱!
文章转载自: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2022年7月,一位男性患者因脑干出血,重度昏迷,命悬一线,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再次创造生命奇迹,应用“硬通道+软通道”相结合的方式,选择“经幕下小脑入路立体定向脑干血肿微创清除+引流术”,成功救治了该患者,术后患者意识清醒,逐渐恢复生活功能自理能力。
脑干出血示意图
脑干位置
患者为39岁男性,家里的顶梁柱,三个孩子的父亲,2022年7月30日清晨患者突发意识不清,伴有喷射性呕吐,拨打120急送就医,行头部CT检查显示脑干出血。病情危重,立即联系珠海市人民医院转入神经外科。完善相关检查后,患者处于浅昏迷状态,血压171/114mmhg,GCS评分5分,双侧瞳孔2.0mm,对光反射消失,四肢刺痛略回缩。从影像上看脑干片状高密度影,出血量约7.5ml,病情非常危急,命悬一线。
神经外科主任陈刚、李佳岩主治医师接诊患者后,立即组织神经外科团队进行术前讨论。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利弊。根据血肿的位置及患者病情,快速制定出了手术方案,应用“硬通道+软通道”相结合方式,选择经幕下小脑入路立体定向脑干血肿清除+引流术。并同时将手术风险充分告知患者家属。
脑干出血术前计划图
“高血压所致的脑干出血起病急,患者意识障碍恶化迅速,并发症复杂,死亡率高。过去因手术风险大,难度高,成功率低,所以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很少手术干预。而现在立体定向引导下脑干血肿穿刺,能在CT计算引导下精准定位,尽可能减少对脑组织结构的破坏,无需开颅就能精准定位血肿位置,减少了开颅显微手术对患者脑干及其他部位重要组织结构损伤,使得脑干功能损伤最低化。而越早行脑干血肿清除越有利于脑干减压,促进脑干功能恢复。”陈刚主任向患者家属详细分析病情和手术治疗的技术,家属权衡后,积极要求手术。
神经外科团队为患者开展手术
根据患者头颅CT进行三维重建,精准确定血肿位置,迅速完善术前检查后即刻为患者开展手术治疗。手术全程2小时左右,术程顺利,清除血肿约7ml。术后1小时复查头颅CT,可见清除血肿率95%,术后第2天意识转清,可简单遵嘱动作,术后10天转出ICU到普通病房,整体手术效果显著。目前术后3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对答准确,遵嘱动作,双侧瞳孔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4级,将进一步加强康复治疗,生活基本可自理。患者本人及家属看到了希望,非常满意。
知识点:脑干出血
能否开展脑干出血手术治疗,是全世界评估神经外科医生水平重要指标。如何降低脑干出血死亡率,提高其苏醒率,则是神经外科领域需要迫切解决的世界难题。
陈刚主任在全国建立了第一个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外科治疗协作组,积极开展高血压性脑干出血外科治疗的基础及临床应用推广工作。以第一主编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国内首部专著——《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外科治疗》,作为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外科治疗规范在全国推广,得到国内广大患者及神经外科同道的积极评价。自2018年至今先后在苏州、广州、阳江、深圳、巴中、六安举办了六届全国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外科治疗学术论坛,以及颅底脑干显微解剖手术入路高级培训班。自2022年起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外科治疗协作组计划每年在国内举办两届全国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外科治疗全国巡讲学术活动,以及颅底脑干显微解剖手术入路高级培训班,以此推广此项技术。
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陈刚教授团队在传统微创穿刺操作的基础上,改进了立体定向穿刺技术,坚持个体化原则下,应用“硬通道+软通道”相结合方式,尽量短时间内用最小的创伤最大程度清除血肿,从而解除脑组织压迫。并实施系统性,整体性的治疗方案,大大缩短脑出血治疗周期,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及花销,取得良好疗效,在省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医患口碑佳,同行评价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并且紧跟国内外前沿,已投入使用的最新型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更加简化了治疗流程,缩短手术时间,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先进的设备及优良的服务。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陈刚主任提醒,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脑干出血正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高血压是重要危险因素,长期血压升高使得患者血管壁压力增高,极易发生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脑出血重在预防,为防止意外发生,高血压患者应坚持服药治疗,稳定情绪,戒烟戒酒,调节心态,早晚起床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一旦出现不适,如剧烈头痛等,需及时就医。今年7月,一位男性患者因脑干出血,重度昏迷,命悬一线,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再次创造生命奇迹,应用“硬通道+软通道”相结合的方式,选择“经幕下小脑入路立体定向脑干血肿微创清除+引流术”,成功救治了该患者,术后患者意识清醒,逐渐恢复生活功能自理能力。
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简介:
目前,医院神经外科开设多个亚专业治疗组,包括:颅底外科、神经肿瘤、脑血管病、神经内镜、脊柱脊髓、功能神经外科、神经重症与创伤等亚专业,覆盖神经外科各领域,其中创锁孔手术治疗脑干出血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推广,居国内领先水平;高难度复杂颅底、脑干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应用微创锁孔技术,数字影像3D技术,精准化、个体化微创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微创颅底显微解剖及手术入路的研究及技术培训推广均位居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水平。同时为国内首批购置 ZEISSKINEVO 900 机器人手术显微系统的学科,配置高清 STOZ 神经内镜,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立体定向系统、无框架机器人导航系统、术中超声吸引、24小时视频脑电图等高端设备,近期已建立粤澳神经外科颅底显微解剖培训中心(珠海市人民医院颅底显微解剖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设备及完备的基础设施使神经外科手术更加精准、安全、高效。引进术中神经导航、术中电生理监测、神经内镜等多种国际前沿技术。并开设神经外科专科ICU,具有目前国内先进水平的监护抢救设备及生命支持系统及丰富的急危重症抢救经验。
“若是在以前,遇上高难度颅内肿瘤,医生常常会建议患者去北上广等大型医院就诊,但随着神经外科的不断进步,逐渐将微创化、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神经外科理念践行于日常临床工作中,完全可以让广大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精尖的医疗技术和舒适的医疗服务,满足广大患者对国内高水平诊疗技术和服务的渴望及需求。”神经外科主任陈刚表示。
2023年1月10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公布2021—2022年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通知》(粤卫医函〔2023〕2号),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入“省队”,获批成为2021-2022年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同时入选首批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外科建设中心。
提醒:反复头痛头晕别大意!
在此我们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反复头痛头晕别大意,或是脑瘤“入侵”信号!颅内肿瘤多种多样,但不管如何都应早期治疗,如果您或者身边朋友被类似情况困扰,请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名医简介
陈刚,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科主任。中国解剖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神经外科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脑发育与脑病防治学会副主任委员,珠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珠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肿瘤学分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科技部重点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world neurosurgery》、《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以及《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审稿专家。
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师从我国神经外科创始人王忠诚院士,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近30年,拥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及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先后承担国家及省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68篇。作为第一主编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国内首部专著---《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外科治疗》。中国神经外科医师最高奖--“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奖”获得者,2020年第六届羊城好医生及第四届南粤好医生获得者,珠海市“香山名医”获得者,2022年珠海好医生获得者。
擅长:
1.微创手术(显微镜和内镜)治疗颅内肿瘤,尤其是颅底、脑干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如:胶质瘤、听神经瘤、侵袭性垂体瘤、嗅沟及鞍结节脑膜瘤、岩斜区肿瘤、脑干肿瘤、海绵窦区肿瘤、颈静脉孔区肿瘤、枕骨大孔区肿瘤、颅内外沟通瘤等;
2.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微创治疗;
3.应用数字化混合现实技术,精准化、个体化微创治疗;
4.微创颅底显微解剖及手术入路的研究及技术培训推广。
吴开华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师从我国著名陈坚教授,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30年,拥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及娴熟的神经外科技术。
擅长:
1.垂体瘤的微创治疗;
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微创手术,以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等。
廖长春,主治医师,毕业于南昌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专业硕士,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7年余,拥有良好的临床工作经验,及娴熟的神经外科技术。
擅长:
1.多模态3D影像技术辅助下微创治疗颅内肿瘤;
2.微血管减压手术微创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以及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微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