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心脏CTA对川崎病的发现

2023-08-31 10:12   合肥高尚医学影像

CT对川崎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基本可作出诊断。

前言-川崎病

川崎病,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其原因不明,80%的患者为4岁以下婴幼儿。

川崎病可发生严重的冠状动脉等心血管病变。冠状动脉受累的主要表现是:冠状动脉的动脉瘤、血栓形成或狭窄与闭塞,病史长者可形成钙化。冠状动脉近段易受累。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严重时可以引起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继而形成室壁瘤、心腔扩大等改变。

行心脏和冠状动脉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冠状动脉有无受累及其严重程度。

以下病例为7-14岁青少年,均为川崎病经过治疗后行心脏CTA复查。

病例影像资料

影像资料一

97251693445503541

图中显示右冠状动脉近段及中段各见一动脉瘤形成,瘤壁可见钙化,管腔局部狭窄,远段血管显示尚可。

影像资料二

97541693445503765

图中显示前降支近段分叉处局部呈囊状膨大,囊壁光滑未见钙化,管腔无明显狭窄。

影像资料三

17851693445503934

图中显示左主干末端分叉处局部呈囊状膨大,囊壁光滑未见钙化,管腔无明显狭窄。

影像资料四

54621693445504005

图中显示右冠状动脉中段管壁可见多发斑片状高低密度影,管腔轻-中度狭窄,提示软硬斑块形成可能。

影像资料五

91461693445504098

图中显示右冠状动脉近段局部呈囊状明显增大,囊壁远端可见斑块形成,远段管腔显影良好,提示动脉瘤及钙化斑块未导致管腔狭窄闭塞。

总结

CT对川崎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基本可作出诊断。

本部需与导致冠状动脉扩张的其他疾病相鉴别:

1.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患者的IgG水平升高,主要累及冠状动脉开口,致开口狭窄多见,并同时有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管壁增厚、弥漫狭窄的改变。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由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的≥50%的管腔狭窄,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

我院使用西门子双源64层螺旋CT(Flash),在心脏冠脉CT扫描方面,双球管(双能量)CT相对于单球管(单能量)CT,扫描速度更快,能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完成扫描,并使心律要求范围明显放宽,心律在120次/分以内均能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在青少年相对心律较快的情况下,双源CT依然能完成心脏CTA的扫描并作出清晰、无运动伪影的图像。心律不齐时,通过心电编辑,也能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除此以外,双能量CT扫描还应用于以下多个方面:

1.双能量痛风石分析,能把藏在各关节周围的尿酸盐结晶清晰的标记出来,让临床医生与患者一目了然。

2.双能量结石分析,能把肾内不同密度的结石进行成份分析。

3.双能量骨髓分析,CT平扫容易漏诊隐匿性骨折,但应用此技术,将通过骨折后产生的骨髓反应显示出来,从而达到发现隐匿性骨折的目的。

还有双能量脂肪肝定量,双能量血管去骨技术等,更多的应用等待发掘利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冠状动脉,川崎病,CTA,心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