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医学界关注的“卡替”到底是一种什么疗法?
相信很多人听到过的120万治疗肿瘤的热门话题。这个话题在目前大概率是指“卡替”治疗这种方法。“卡替”治疗目前在医学界的确备受关注。它在某些肿瘤的探索性治疗中的获益率令人兴奋,让医学界有着更多的期待,今天请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丁罡医生团队的主任医师门琼给我们做个介绍。
1、“卡替”的由来
“卡替”是英文字母CAR-T的直译。而CAR-T则由英文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缩写而来,汉语直译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中的“CAR”具备定位导航(GPS)的功能,它可以精准地识别人体的肿瘤细胞,产生高效地杀伤作用;而其中的“T”是意指我们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T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主要组分,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直接杀伤靶细胞,辅助或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对特异性抗原和促有丝分裂原的应答反应以及产生 细胞因子等,是身体中为抵御疾病感染、肿瘤而形成的英勇斗士,俗称人体杀灭病毒和肿瘤的正规军。
2、“卡替”的作用
卡替(CAR-T)疗法定义为一种免疫细胞疗法。它是把患者自身血液中的T细胞经提取后,经过实验室的加工制备过程中装上“CAR”, 这种经过改造的T细胞就是“卡替(CAR-T)”。这种治疗方法被称作为“卡替(CAR-T)“疗法。可以理解为人为的给正常T细胞加入(嵌合)特定抗原的受体,以使T细胞行使特异的、精准的杀伤功能。
近年来,科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已经把卡替(CAR-T)疗法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血液疾病,具有CD5和CD7靶点的T细胞恶性肿瘤;具有CD19/CD22双靶点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BCMA/CD38双靶点的多发性骨髓瘤;具有CLL1/CD33双靶点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等等的治疗。
2、血液类以外的实体恶性肿瘤(俗称癌症)领域。我国学者首次引入具有 GPC3靶点治疗肝细胞肝癌;具有Claudin18.2靶点治疗胃癌、胰腺癌;具有B7H3靶点间变性脑膜瘤;具有EphA2靶点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除此以外,在实体瘤治疗的研究中CAR-T疗法正在快速的展开,新的产品经过多项、多期的临床试验被证实它的治疗价值,我们将期待好的结果。
3、CAR-T疗法的在非恶性疾病领域也有一些令人期待的研究。如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寻常型天疱疮、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症、1型糖尿病、哮喘)、纤维化疾病(心脏、肝脏、肺以及肾脏纤维化)、衰老相关疾病(肝脏纤维化、实体瘤、动脉粥样硬化、自然衰老)、感染性疾病(艾滋病、乙肝、丙肝、肺结核)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CAR-T疗法目前是一种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治疗的经济代价比较大,普通收入人群的确难以承担。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更加广泛,研发成本与应用成本一定会下降,期待并相信它一定会成为绝大多数有需求的患者用的起的可信任的产品。
关于丁罡肿瘤医生团队
丁罡肿瘤医生团队由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卫生局第11届“银蛇奖”获得者、上海市卫健委重点专科肿瘤学科带头人丁罡教授领衔,带领了一群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学精英团队,团队有全职肿瘤专科医护人员65人。团队现有20位医生,1位博士生导师,1位硕士生导师、2位主任医师及7位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占比90%。创建的肿瘤多学科会诊平台汇聚上海市三甲医院会诊肿瘤专家400余人。
肿瘤科主要开展包含肿瘤的预防、早筛、影像、病理、手术、放疗、内科、微创介入、重症、心理、中医、康复护理、营养、临床试验和康复。专注于难治性实体肿瘤、复发转移多学科综合诊治的临床转化研究,在突破临床治疗难点方面卓有建树。
团队首创的“5H肿瘤服务模式”荣获2018年上海医疗服务品牌;建立的国内肿瘤一站式全程全周期个性化服务,2019年通过国家药监局检查被批准为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单位;创建中国高品质肿瘤服务创新平台,成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肿瘤医协体中心;并荣获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中国品牌医生团队”;“2022年度中国品牌专科”;2022年度“中国十大卓越医生集团”;科室先后获得国家级、市局课题共6项,期间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 15篇,参加各级大会交流30余次。
医疗审核
门琼
丁罡肿瘤医生团队 主任医师
编辑:沈楚凡
供稿:门琼
审核:蒲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