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火热】冲刺百亿美元规模!齐鲁、信达、康方......纷纷发力

2023-08-31 14:02   米内网MENET

数据统计显示,全球双抗药物在2016-2020年发展迅速,年复合增速约120.4%,而中国新型抗体药物起步较晚,单抗、双抗、多抗药物等预计在2025-2030年为高速发展期。

精彩内容

8月以来,国内已有3款双抗药物的上市申请获得CDE受理或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8月21日,强生制药的特立妥单抗(BCMA/CD3双抗,Teclistamab)上市申请获得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8月12日,齐鲁制药的艾帕洛利单抗/托沃瑞利单抗(PD-1/CTLA-4组合抗体,QL1706)上市申请获受理,成为全球首个申报上市的PD-1/CTLA-4组合抗体药物;8月1日,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PD-1/VEGF双抗,AK112)的上市申请获受理,8月24日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该双抗曾以50亿美元刷爆出海记录。

双抗药物简介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简称双抗,是一种可以同时特异性结合两种抗原或者同一种抗原上的两个不同表位的人工抗体。双抗因可以同时靶向结合两个抗原或抗原表位,介导产生特定的生物学效应,因此具有单抗无法媲美的优势,具体而言有四大优势:

(1)通过结合靶细胞表面的抗原,桥联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此外,存在Fc区域的双抗还可以募集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

(2)通过抑制或激活肿瘤细胞表面的生长因子受体及其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肿瘤的形成和生长。

(3)借助双抗的双价结构,介导蛋白复合物的形成,发挥特定的生物学效应。如艾美赛珠单抗可以同时连接凝血因子IX和X,代替凝血因子VIII的功能。

(4)双抗因具有两个抗原结合域,不会像单抗那样,一旦唯一一个抗原结合表位发生改变,抗体就失去作用,可以增加结合特异性和减少脱靶毒性。

国内双抗药物市场状况

目前国内仅有3款双抗药物上市,分别是罗氏的艾美赛珠单抗、安进/百济神州的贝林妥欧单抗和康方生物的卡度尼利单抗。

艾美赛珠单抗

2018年12月,艾美赛珠单抗获得NMPA批准上市,用于存在凝血因子Ⅷ抑制物的A型血友病成人和儿童患者的常规预防性治疗,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双抗药物。艾美赛珠单抗通过模拟凝血因子Ⅷ的共因子特性,桥接凝血因子IXa和凝血因子X,代替凝血因子VIII的功能,达到有效止血或降低出血发生的频率。此外,艾美赛珠单抗的半衰期长达4-5周,可皮下注射给药。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统计范围详见本文末)艾美赛珠单抗销售额合计超过1亿元,同比增长32.9%。

贝林妥欧单抗

2020年12月,NMPA批准了贝林妥欧单抗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前体B细胞ALL的治疗。贝林妥欧单抗是一款可以同时靶向CD19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但其缺少Fc区域,分子量较小,半衰期仅有1.25h。它的一端与肿瘤细胞表面的CD19结合,另一端与T细胞表面的CD3结合,通过该双抗,T细胞就可以被激活,杀灭肿瘤细胞。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贝林妥欧单抗销售额合计超过2亿元,同比增长226.9%。

卡度尼利单抗

2022年6月,卡度尼利单抗凭借其II期关键性临床试验数据,在国内附条件获批上市,用于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卡度尼利单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靶向人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也是全球首个双抗抗肿瘤领域的免疫治疗药物,通过同时阻断PD-1和CTLA-4与其配体的两条信号通路,促进T细胞免疫活化,杀灭肿瘤细胞。

公司年报数据显示,卡度尼利单抗上市6个月即销售5.46亿,展示出双抗抗肿瘤免疫市场的强大需求。

国内双抗研究进展

米内网全球新药研发数据库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正在布局双抗的药企有120家,涉及300余种药物,80余种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从适应症布局来看,肿瘤适应症的占比超过90%,其余为自身免疫疾病、眼科疾病(AMD)、罕见病(血友病)等。

表:国内部分进入II期临床及以上的在研双抗药物

71831693437843535

来源:CDE官网

预计未来两年,国内将会有5款双抗陆续获批上市,分别为特立妥单抗、依沃西单抗、艾帕洛利单抗/托沃瑞利单抗、格罗菲妥单抗、法瑞西单抗。

从已公布的临床数据看,部分国内厂商的双抗效果不仅优于现有的靶向药物,还展现出了相较于单抗联合用药更优的疗效与安全性,在血液肿瘤领域,甚至已显示出超越CAR-T的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齐鲁艾帕洛利单抗/托沃瑞利单抗(QL1706)研发进展之快,出人意外,2020年开展I期临床试验,2021年II期,2022年III期,2023年即申报上市,几乎一年一个里程碑的进展,说明该药疗效和安全性俱佳。同时,也可能表明组合抗体或许能更好的避开双抗开发中的劣势:抗体链错配导致产业化效率低、杂质蛋白多,和亲和力弱、效价低等问题。直接使用成熟的单抗技术,或许更容易获得设计、研发、生产、安全性和疗效上的突破。

总之,国内的双抗药物不论是研发设计、还是在临床效果上,已经展现出强大的爆发力,国内的双抗市场已经点燃。

展望

数据统计显示,全球双抗药物在2016-2020年发展迅速,年复合增速约120.4%,而中国新型抗体药物起步较晚,单抗、双抗、多抗药物等预计在2025-2030年为高速发展期。预计到2030年,我国双抗规模将达到108亿美元,约为ADC市场的2倍。

资料来源:CDE官网、各公司官网等注:米内网《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城市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不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不含县乡村药店;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

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双特异性,康方,信达,肿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