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刚刚!《2022全国省级行政区公共健康治理能力系列排行榜》发布

2023-08-30 11:45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强大的公共健康体系是期望寿命提升的充要条件,决定着整个国家公民的健康状况。

8月29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健康中国与公共健康”论坛暨全国公共健康治理能力排行榜发布会上,公共健康治理能力研究组公布了《2022年度全国省级行政区公共健康治理能力系列排行榜》和《2022年度大陆32个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公共健康治理能力系列排行榜》。

公共健康治理能力研究组(以下简称“研究组”)由复旦大学卫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牵头,协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大学卫生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健康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哈尔滨医科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安全研究中心、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济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10所高校   以及国内   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卫健委信息中心在内的30余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   组成,集40年研究积累和合作基础,汇集了200余位专家学者,其中省部级以上人才101人。

历经9年系列的系统研究,将公共健康治理能力的要求进行量化,构建了“适宜公共健康体系”定量标准。当一个区域的公共健康体系距离这些要求越近,表明这个区域的体系适宜程度越高,也意味着这个区域政府的公共健康治理能力越强。

公共健康治理能力是指一个区域内围绕公众健康这一目标,在政府主导下,各相关专业机构和社会各界多元参与所形成的健康保护战略及其实效。本篇将对《2022年度省级行政区公共健康治理能力排行榜》进行解读。

省级行政区公共健康治理能力系列排行榜单

37811693350153067

2022年,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公共健康治理能力综合评分为654.7分,依照排名分为四个集团梯队。

首先,上海(803.9分)位列第1位,北京(782.1分)、江苏(733.9分)、浙江(722.3分)及广东(711.7分)分列2-5位。

第二集团包含台湾(695.4分)、四川(693.5分)、安徽(683.7分)、福建(682.7分)、山东(681.0分)等9个省级行政区,分列第6-14位。

第三集团包括河北(660.2分)、宁夏(655.0分)、青海(646.6分)、海南(646.5分)、江西(646.4分)等14个省级行政区,分列第15-28位。

新疆(599.7分)、辽宁(597.4分)、贵州(596.7分)、澳门(574.8分)、吉林(564.0分)和西藏(496.1分)6个地区分列第29-34位。

总体来看,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公共健康治理能力水平已达到中等适宜水平。

省级行政区结核病治理能力现状榜单    

56261693350153440

聚焦分析结核病的状况:2022年34个省级行政区结核病治理能力评分平均789.3分(满分1000分),有19个地区的评分达到800分以上(约占56%)。

排名前5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上海(852.9分)、北京(849.0分)、安徽(845.6分)、甘肃(839.0分)和宁夏(833.8分)。

公共健康治理能力排行榜评价标准  

排行榜结果涉及传染病防制、慢性病防制、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精神健康和突发应急6个不同公共健康领域。同时,由于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全球性传染性疾病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指出,我国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发病数排第3位,所以在本次发布中研究组以结核病为例,尝试发布单病种治理能力的排行榜。

排行榜的评分基于对体系8个要素的系统评价,即社会环境支撑、动态把握公众需要的能力、把控公众健康风险因素的水平、人财物资源配置、组织体系、管理运行机制、公共健康功能服务、具体任务的关注程度,经模型量化评估得到的适宜程度值与现实标杆比较后所得,满分为1000.0分。

排行榜单逐年扩容升级  

2019年,研究组将这一体系成功运用于2017年度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大陆32个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国际上有代表性的10个国家和10个全球城市公共健康治理能力的系统评价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公共健康治理能力系列排行榜。

2021年,研究组围绕上述地区开展了2020年度的系统评价,并聚焦长三角区域(上海16区、江苏13市、浙江11市、安徽16市)优先开展了城市(区)层面的系统评价,并发布了相应的公共健康治理能力排行榜。2023年,研究组继续围绕上述地区开展了2022年度的系统评价,基于系统研究的成果,研究者能够发布不同国家(地区)公共健康治理能力系列排行榜。

系列排行榜主要包括:

1、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公共健康治理能力系列排行榜;(已发布)

2、大陆32个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公共健康治理能力系列排行榜;(已发布)

3、苏浙皖40个城市和上海16个区公共健康治理能力系列排行榜;

4、10个代表性国家公共健康治理能力系列排行榜;

5、10个代表性全球城市公共健康治理能力系列排行榜。

由榜单数据洞见的发展趋势  

深入分析6个领域的现状可见:上海、北京、浙江在传染病防制领域分列前3;上海和北京在慢性病防制领域仍居前2名,台湾位列第3;上海和北京在儿童保健领域仍居前2名,第3名为四川;上海、江苏、浙江是妇女保健的前3位;北京、台湾和上海在精神健康领域占据前3;突发应急领域的前3名分别是北京、江苏、广东。

由此可见,即使是位列第1的上海,也存在相对薄弱的领域,如精神健康和突发应急领域仍有提升空间。

纵观全国的公共健康治理能力,2002-2022年期间总体进步神速,各区域提升至少200%,其中西部、中部更为明显,分别增长283.1%、259.4%,东北和东部分别增长211.3%和201.4%。尤其是西部地区20年间呈现追赶趋势,其2022年的治理能力评分为633.5分,已相当于东部地区2017年的水平(634.2分);若保持现有的发展速度,经5年即可达到中部地区的水平。

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表彰,而更应该明确短板、积极改进。目前全国公共健康治理能力体系存在三方面的不均衡:第一,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公共健康治理能力评分最高(710.1分),东北地区最低(594.6分),需重点关注。第二,领域间发展不均衡。突发应急领域的治理能力评分最高(824.5分),慢性病防制领域最低(439.9分)。第三,要素间发展不均衡。社会环境支撑的评分最高(813.9分),而管理运行机制(524.2分)和资源配置要素(525.5分)需重点关注。

以研究促发展久久为功  

强大的公共健康体系是期望寿命提升的充要条件,决定着整个国家公民的健康状况。通过发布排行榜,可以助力各地:一是评价所在地区公共健康体系的现状;二是明确体系的优势短板;三是确认存在的关键问题;四是分析关键问题的根源;五是寻找针对根源的治本策略;六是明确策略实施的预期效果。

研究组后续还将定期或不定期发布系列排行榜,推动我国公共健康治理能力有效提升。

责任编辑:曹艳

审核:王军

49751693350153715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结核病,公共健康体系,寿命提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十大人气案例榜单揭晓!
    打开APP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 投票通道开启了!
    打开APP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