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手术室、心导管室、介入室及其他实施有创检查及治疗的部门||手术室人员管理||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2018版]
1.概述
1.1目的
为手术室管理者提供手术室相关人员管理的指导原则及意见,以规范手术室各级人员的高效、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健康权益。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手术室、心导管室、介入室及其他实施有创检查及治疗的部门。
2.巡回护士职责
2.1手术前
1.查看手术通知单,了解拟实施手术名称、麻醉方式及患者相关信息(过敏史、生化检查等),必要时参加病讨论、访视患者,做好术前宣教。
2.确认手术所需物品、仪器、设备、手术体位用物等,并处于功能状态。
3.检查手术间环境,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照明、清洁状况等,发现异常及时报修。
清空上一台手术患者的所有物品、病历资料、垃圾等。
4.遵循一间、一人、一病历原则:每个手术间只能安置一位患者,并只能存放该患者的病历资料。
5.执行手术患者交接制度,做好与病房护士的交接,检查所带药物、影像学检查结果等,确认患者有无义齿、饰品、植入物等,并在交接单上签名记录。
6.核对手术患者身份:采用两种以上核对方法参照本指南第五篇-手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7.患者转移至手术床时,先确认手术床和手术平车固定,再转移患者,告知患者不得随意移动,防止坠床的发生。
8.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
2.2手术中
1.根据手术及麻醉需要,选择静脉穿刺部位,按《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建立静脉通路,妥善固定。
按相关要求给予术前抗菌药物。
2.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麻醉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室前,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共同核对患者相关信息,确保正确的患者、正确的手术部位、正确的手术方式。
3.协助实施麻醉。
4.协助洗手护士铺置无菌台:检查无菌物品的有效期、包装等,确保物品合格,打开无菌物品。
5.执行手术物品清点制度,清点、核对手术中所需物品,并签字记录(参照本指南第七篇一手术物品清点)。
6.检查评估皮肤,遵循手术体位安置原则,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共同安置手术体位,实施必要的保护和约束措施,避免受压、暴露等造成的损伤,防止患者坠床。
7.减少不必要的暴露,保护患者隐私,做好保暖,保证舒适。
8.随时提供手术所需仪器、设备、手术器械耗材等。正确连接、调试手术设备。
9.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给药、输血等操作时须与手术医生或麻醉医生双人核对;抢救时协助麻醉医生给药;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确认,并保留空安瓿至手术结束。
10.及时供应术中所需物品,添加物品双人清点后及时记录,掉落的物品应集中放于固定位置,以便清点。
11.做好护理观察:包括出血、用药、输液、输血、尿量、手术体位等。发生异常情况,积极配合抢救。
12.严格执行并监督手术间所有人员的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技术、垃圾分类等各项规定的落实控制参观人数,保持手术间门处于关闭状态、环境整洁。
1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现场交接,内容包手术物品、体位及皮肤、管路等,并做好交接记录。
14.遵循手术标本管理制度,协助洗手护士或手术者核对病理及病理单的各项内容,确认标本来源名称和数量,妥善管理手术标本,督促及时送检,并签字记录(参照本指南第五篇一手术标本管理)。
15.执行护理文件书写规定,准确填写各种护理文件,并签字确认。特殊情况在护理记录单上详细描述,必要时请主刀医生签字确认。
16.巡视仪器和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检查,必要时报修。
2.3手术后
1.协助手术医生包扎伤口,保持患者皮肤清洁,衣物整齐,保护隐私、注意保暖。
2.检查患者皮肤:如有损伤等异常情况,与手术医生共同确认,发生时,须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并与手术医生、病房护士交接。
3.整理管路:保持通畅,标识清楚,固定。
4.整理患者所带物品及护理文件,将患者安全送离手术室。
5.整理手术间,物归原处,并补充所需物品。
6.执行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及时上报与患者安全相关的事件。
3.洗手护士职责
3.1手术前
1.查看手术通知单,了解拟实施手术名称、麻醉方式及患者相关信息(过敏史、生化检查等)手术特殊用物,必要时参加病例讨论、访视患者。
2.备齐手术所需物品,包括无菌物品、外科洗手用品、脚凳等。必要时请术者确认关键的器械和物品,如有疑问及时补充、更换。
3.检查手术所需无菌物品及器械的灭菌标识和有效期。
4.协助巡回护士安置患者、准备手术仪器设备等。
3.2手术中
1.铺置无菌台前:确认周边环境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要求;再次检查手术所需无菌物品及器械的灭菌标识和有效期。
2.执行外科手消毒(参照本指南第一篇一外科手消毒),原则上提前15~30分钟刷手。
3.铺置无菌台后,检查手术器械性能完整性。
4.执行手术物品清点制度,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台上物品(参照本指南第七篇一手术物品清点)。
5.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协助手术医生进行手术区域皮肤消毒、铺置无菌单、戴无菌手套。
6.与巡回护士连接好各种手术仪器,如电刀、吸引器、超声刀、冷光源等。
7.关注手术进程,掌握手术步骤及主刀医生习惯,提前准备并正确传递手术器械,及时擦拭器械上的血渍,传递前及使用后均需检查器械完整性。
8.对正在使用的器械、纱布、纱垫、缝针等做到心中有数,用后及时收回。
9.监督手术医生对特殊器械及电外科的安全使用。
10.负责手术台上标本的管理,严格执行手术标本管理制度(参照本指南第五篇一手术标本管理)。
11.监督手术台上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严格执行手术隔离技术。保持无菌区域干燥整洁、不被污染,如有或疑有污染立即更换。
12.做好标准预防,正确传递锐器,防止发生锐器伤。如为特殊感染手术,按感染类别执行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相关处理规定。
13.术中原则上不调换洗手护士,特殊情况必须调换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现场交接。
14.完成第四次手术物品清点后,告知手术医生手术物品数目正确、完整。
3.3手术后
1.协助手术医生包扎伤口,清洁手术区域皮肤。正确连接各种引流袋。
2.按照本指南第五篇《手术标本管理》处理标本。
3.遵循垃圾分类原则,锐器应放置于锐器盒内。
4.做好器械整理,及时与消毒供应人员交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