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中的另类程序性死亡

2023
08/29

+
分享
评论
癌图腾
A-
A+

正常细胞中TRPML1的表达较低,不容易受到TRPML1激动剂的影响,因此有可能作为一个潜在靶点。

程序性细胞死亡(RCD)的机制和开发杀死肿瘤细胞的疗法息息相关。铁死亡(ferroptosis)、焦亡(pyroptosis)等RCD通路的联合激活或抑制性小分子、酶和蛋白降解剂等药物正在开发中。

94781693266165903

Nat Rev Drug Discov.

同时研究人员也在不断发现新的独立RCD机制,其中一些具有一定的肿瘤特异性。

双硫死亡disulfidptosis

2023年2月的nature cell biology的一篇研究提出了一种代谢相关的程序性死亡,称之为双硫死亡。SLC7A11高表达的细胞在葡萄糖饥饿的环境下会引起这种细胞死亡。

其机制包括:

SLC7A11负责半胱氨酸的摄取,因此SLC7A11的高表达或者环境同型半胱氨酸会导致胱氨酸摄取过多,以及细胞内胱氨酸还原受阻。

正常情况下,胱氨酸的还原需要NADPH,当细胞内NADPH充足时,过量的半胱氨酸将转化为半胱氨酸,从而避免二硫应激的产生。

NADPH主要是葡萄糖PPP途径代谢的产物。因此,缺少葡萄糖和过量胱氨酸都能导致加速细胞质中NADPH的耗竭。

随后,在二硫化物应激的压力下,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蛋白之间会形成二硫键,F-肌动蛋白网络崩溃,最终引起双硫死亡。

观察到RAC-WRC介导的肌动蛋白聚合和片状脂肪细胞的形成促进了双硫死亡,WRC的缺失也会导致对双硫死亡的部分抵抗作用。因此,双硫死亡可能涉及多种蛋白质(包括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蛋白等)中的二硫键结合。

15701693266166117

J Exp Clin Cancer Res.

双硫死亡在肿瘤中的影响:

临床前模型中,GLUT抑制剂单药治疗的抑瘤作用较弱,且依赖于SLC7A11的高表达。

用防止二硫代苏糖醇(DTT)、β-巯基乙醇(2ME)和三(2-羧乙基)膦(TCEP)等还原型药物治疗可以完全抑制葡萄糖饥饿诱导的SLC7A11高表达细胞死亡。

不过,在肿瘤中,SLC7A11的过度表达能够促进铁死亡,这和其在双硫死亡中的作用恰恰相反。此外,SLC7A11的过表达也温和地恢复了肾脏中降低的ATP水平。

待解决的问题包括:(1)尚不确定肌动蛋白网络的崩溃是否是导致双硫死亡的唯一机制;(2)目前诱导双硫死亡的方法相对有限;(3)代谢疗法也可能影响免疫细胞。

lysozincrosis溶酶体相关锌死亡

肿瘤的增殖和侵袭依赖于溶酶体机制,因此癌细胞对溶酶体破坏特别敏感。

在肿瘤进展过程中,溶酶体常出现非适应性上调的肥大(hypertrophic),以匹配肿瘤细胞过度增殖和侵袭所需的高能量需求。溶酶体不仅通过大分子降解提供营养物质促进癌细胞增殖和生存,而且通过分泌溶酶体水解酶消化细胞外基质而促进癌症侵袭和转移。

其中,粘蛋白Trp通道1(TRPML1)是一种非选择性的阳离子通道,对钙离子以及重金属离子如Fe2+和Zn2+都具有通透性。TRPML通道在各种溶酶体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溶酶体运动、膜运输、溶酶体胞吐、溶酶体生物发生和重金属稳态。

与正常细胞相比,转移性黑色素瘤细胞中ML1的表达显著上调。虽然在生理条件下,ML1介导的溶酶体锌离子释放是细胞稳态所必需的,但在转移性肿瘤细胞中这一途径的过度激活可能会诱导其死亡。

小鼠实验显示,TRPML特异性合成激动剂(ML-SAs,TRPML-specific synthetic agonists)能够选择性地在转移性黑色素瘤细胞中诱导迅速的坏死样细胞死亡。

ML-SA的细胞毒作用并不受到钙离子的影响,而是依赖锌离子的。ML1激活后,能够通过释放肿瘤细胞溶酶体中的锌离子导致细胞死亡。并且这种导致细胞死亡的机制不受靶向坏死性凋亡、细胞凋亡、铁死亡和自噬的多种抑制剂的影响。

目前认为ML-SA细胞毒性的细胞死亡机制是:ML1激活后释放溶酶体中的锌离子到胞浆中,造成的锌离子超载会导致线粒体损伤,从而使细胞快速耗竭ATP。

61931693266166279

Cell Rep.

某些依赖锌离子的酶或锌离子调控的线粒体膜蛋白可能是ML-SA诱导细胞死亡的关键介质。

这种溶酶体相关锌离子依赖的细胞死亡是迅速的,通常发生在几小时内。但抑制ML1也能抗肿瘤细胞增殖,只是相对缓慢(数天)。

正常细胞中TRPML1的表达较低,不容易受到TRPML1激动剂的影响,因此有可能作为一个潜在靶点。

参考文献:

1.Hadian, K., Stockwell, B.R.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targeting regulated non-apoptotic cell death. Nat Rev Drug Discov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73-023-00749-8

2.Liu, X., Nie, L., Zhang, Y. et al. Actin cytoskeleton vulnerability to disulfide stress mediates disulfidptosis. Nat Cell Biol 25, 404–414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56-023-01091-2

3.Zheng P, Zhou C, Ding Y, Duan S. Disulfidptosis: a new target for metabolic cancer therapy. J Exp Clin Cancer Res. 2023 Apr 27;42(1):103. doi: 10.1186/s13046-023-02675-4. PMID: 37101248; PMCID: PMC10134647.

4.Du W, Gu M, Hu M, et al. Lysosomal Zn2+ release triggers rapid, mitochondria-mediated, non-apoptotic cell death in metastatic melanoma. Cell Rep. 2021;37(3):109848. doi:10.1016/j.celrep.2021.109848

来源: 闲谈 Immunology 2023-08-25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半胱氨酸,肌动蛋白,溶酶体,锌离子,葡萄糖,肿瘤,细胞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