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的开发
一、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的开发意义
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B细胞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肿瘤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但在进一步提高疗效和拓展适应症方面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始着手开发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以期望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CAR-T细胞疗法的主要挑战:
(1)靶点逃逸导致的复发:有些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减少目标抗原的表达或产生变异形式来逃避CAR-T细胞的攻击,从而导致肿瘤的复发。
(2)靶点表达特异性不足引发的毒性:CAR-T细胞对特定抗原的识别可能会引发非特异性的杀伤作用,对正常组织造成损害。寻找足够安全有效的靶点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肿瘤微环境限制:实体瘤的肿瘤微环境对CAR-T细胞的浸润和杀伤作用存在限制,影响治疗效果。
(4)高昂的生产成本:CAR-T细胞疗法的生产成本较高,进一步限制了其可及性和推广应用的范围。
三、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双靶点CAR-T开发方案:
(1)序贯治疗:最简单的把两个CAR序贯治疗或者合并一起回输,不需要开发,两个产品去序贯,可灵活调整组合和剂量。缺点也比较明显:生产成本高(2个产品),从临床的实践上来观察,两个CAR-T一起回输或者序贯回输,可能某一靶点CAR起主要作用。
(2)并联结构:通过在一个细胞上表达两个CAR-T细胞,实现双顺反子结构。然而,CAR分子较大可能导致病毒包装或转导效率降低,并且两个胞内信号容易出现耗竭情况。
(3)共转导:使用两个病毒共同转导T细胞,从而实现单个CAR-T细胞产品的双靶向效应。然而,细胞产品复杂性增加,包括单靶点CAR-T、双靶点CAR-T和未转导的T细胞,质控困难。
(4)串联结构:在CAR-T细胞中采用唯一的胞内段,将两个单链抗体的胞外识别结构域进行串联。然而,胞外结构复杂,开发难度大。
四、总结:
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的开发旨在解决CAR-T疗法面临的靶点逃逸和靶点特异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同时靶向两个或更多的肿瘤相关抗原,可以防止靶点逃逸并覆盖更多患者,从而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不同的开发方案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的研究为CAR-T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主要参考文献
1 Cronk, R.J.; Zurko, J.; Shah, N.N. Bispecific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 for B Cell Malignancies and Multiple Myeloma.Cancers 2020, 12, 2523. https://doi.org/10.3390/cancers12092523
2 Wong, D.P., Roy, N.K., Zhang, K.et al. A BAFF ligand-based CAR-T cell targeting three receptors and multiple B cell cancers. Nat Commun 13, 217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7853-w
3 He, Xin et al. “Bispecific and split CAR T cells targeting CD13 and TIM3 eradicate acute myeloid leukemia.” Blood vol. 135,10 (2020): 713-723.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19002779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