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全生命周期!《中国大动脉炎全病程多学科慢病管理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2023
08/27

+
分享
评论
复旦中山医院
A-
A+

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对姜林娣教授团队表示热烈祝贺并充分肯定本次共识发布的重要意义。

关注全生命周《中国大动脉炎全病程多学科慢病管理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前言

大动脉炎是一类起病早、病程长、致残率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起病隐匿、症状缺乏特异性,甚至有患者在出现严重并发症后才得以确诊,极大影响了其预后。如何早期识别及诊断、全面评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对其进行全程化慢病管理成为了我国大动脉炎需要攻克的重要难题。

86731693090852854

8月18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风湿免疫科姜林娣教授牵头制定的《中国大动脉炎全病程多学科慢病管理专家共识》正式发布,这是姜林娣教授团队在大动脉炎领域的第三部专家共识。该部共识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重点阐述了大动脉炎的早期识别、正确诊断、全面评估、规范治疗、多学科协作、全病程管理、患者自我慢病管理等全方位内容,有助于提高医务工作者早期筛查意识与全病程管理能力,助力提升大动脉炎及其并发症早期检出率,改善大动脉炎整体诊疗与预后水平,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

29241693090853082

姜林娣教授介绍,作为国内首个和唯一的大动脉炎研究和诊治团队,团队自2012年起建立国内外先进诊断技术并应用于临床诊疗,自2017年起开设国内首个大血管炎MDT门诊。当前,大动脉炎的诊治仍存在诸多难点,包括早期识别、疾病活动性评估、影像学评估、危险程度评估及并发症评估等。

针对此,《中国大动脉炎全病程多学科慢病管理专家共识》从多维度全生命周期的视野出发,介绍了复旦中山风湿免疫科联合影像诊断团队开展的超声造影、磁共振黑血技术、PET-CT血管检查等系列新型诊断评估技术,系统梳理了免疫炎症控制、血运重建、脏器功能维护、安全妊娠保障等治疗内容,为推动培养专科队伍、建立诊治流程、搭建专病诊治平台提供了有效参考,为推动医患双方大动脉炎疾病认知与诊疗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了重要指南。

74271693090853423

中山风湿免疫科刘云医师就《中国大动脉炎全病程多学科慢病管理专家共识》进行了深入解读,她介绍,该共识首次提出了危险分层的理念与标准,强调了早期筛查高危人群的重要性,提出了正确诊断与全面评估的内容与流程,明确了血运重建的指征、时机与方式。在此共识的指导下,过去难以早期发现的大动脉炎及其隐藏的多支血管病变和脏器受损将通过系统评估被及时发现,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结局。

此外,共识首次提出建立大动脉炎全生命周期疾病管理模式,充分重视医护患三方协作模式,为医疗工作者带来了更为系统和全面的慢病管理视角,助力提升大动脉炎整体的诊疗水平并改善疾病预后。

14321693090853687

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对姜林娣教授团队表示热烈祝贺并充分肯定本次共识发布的重要意义。她介绍,早在十年前,姜林娣教授及其团队就重点关注大动脉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期间建立了大动脉炎前瞻队列、成立了华东地区大动脉炎协作组,并与全国各地风湿病专家深化合作,提出了新机制、新诊断技术、新疗法。

中山医院风湿病组成立于1993年,2011年正式独立为风湿免疫科,长期致力于系统性血管炎、类风湿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等风湿性疾病诊疗,通过建立行业规范、临床共识,助力提升我国风湿性疾病诊疗的规范化水平,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风湿免疫科,大动脉炎,生命周期,并发症,姜林娣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