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十堰女子胸口疼痛“像吃辣椒”!一查发现……
如果把心脏比喻为一幢房子,主动脉瓣就是连接心脏和大动脉的一扇“门”。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展的加快,动脉瓣疾病发病率逐渐增加,传统的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创伤大、耗时长、风险高,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在我国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进入崭新的阶段 为主动脉瓣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近日,60岁的魏大娘患上了主动脉瓣疾病,春节后,魏大娘感觉心脏负担越来越重,严重影响到生活,就来到了市人民医院心脏病中心就诊。
魏大娘:胸口疼、累不得,一累就跟吃了特别辣的辣椒一样。
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脏病中心主任 张友恩:这个患者主动脉瓣二叶瓣重度狭窄,合并中重度反流,再加上主动脉有很大的瘤样扩张和严重钙化,术前预估患者做手术的难度和风险都比较大。
正常的主动脉瓣口面积为3-4c㎡,但魏大娘的瓣膜开口面积仅剩不足1c㎡,属于重度狭窄,突发胸闷、晕厥甚至猝死风险极大。出现症状后,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平均寿命3年,比恶性肿瘤的预后还要差。
经过专家组评估,张友恩决定为魏大娘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术前,张友恩团队针对这个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理方面、生理方面以及患者的营养状况等进行了综合的全面评估,并且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术中,张友恩团队沉着应战,凭借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经验,一步步精细操作,使介入导管顺着预先设定的“路径”在血管中蜿蜒前行,并巧妙规避了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顺利将人工瓣膜送至主动脉瓣位置。
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脏病中心主任 张友恩:术中用了一个18毫米很大的一个球囊来进行预扩,发现没有打起来,她的主动脉瓣钙化太严重,我们又进行了二次扩张,才把瓣膜打开。打开之后,通过一些器械辅助,避免主动脉瘤样扩张引起夹层,成功把瓣膜送到了预定位置,并且成功释放。
术后经过反复造影,显示患者没有反流、瓣周漏等其他的并发症,说明手术很成功。人工瓣膜植入后完全替代了原先受损的主动脉瓣,完美解决了患者主动脉瓣疾病的问题,完成了不开胸也能“换瓣”的神奇操作。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为主动脉瓣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创伤小、恢复快且无需开胸的治疗手段 ,是近年来对于外科手术禁忌或高危重度主动脉瓣疾病患者治疗方法革命性的创新和突破。
目前,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脏病中心已开展数例,为我市及周边地区的“心门”有问题的患者带来了“心”希望。 戳视频 看张友恩团队精湛医术 为患者成功换瓣膜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张友恩
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脏病中心主任、湖北医药学院第三临床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熟练掌握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的诊治,擅长冠状动脉疾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
主编/陈勇 编辑/马婷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