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周中国】世界首例!华西医院多器官移植闯禁区/郑州公布免费两癌、产前筛查医院名单/一年两针,新型“降脂针”中国获批
1、华西,华西,成功实施世界首例下咽食管癌多器官联合移植术
8月23号上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近日为一名下咽食道癌的52岁男性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喉、气管、甲状腺、下咽、食道多器官簇联合移植手术。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移植的多器官均存活,已达到出院标准。
这也是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陈飞教授团队自2023年4月29日成功完成亚洲首例异体喉-气管-甲状腺联合移植手术后,再次难上加难的突破。
接受多器官簇移植手术的张先生,今年52岁,患有下咽恶性肿瘤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当时张先生已经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只有通过气管切开保证患者呼吸通畅。 然而,由于病变范围大,张先生的全喉全下咽以及部分食管都需要切除,在今年1月和3月转入生物治疗科化疗加免疫治疗。 不幸的是,相关治疗后,张先生肿瘤病变范围并没有明显缩小,病情十分凶险。2023年7月9日凌晨三点,张先生紧急入院,他的喉、气管、甲状腺、下咽、食管与华西四院一名身患重病的捐献者配型成功,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移植手术。
移植手术所涉及的多器官来自一位42岁因脑溢血去世的器官捐献者,陈飞教授采用全喉气管及甲状腺、全下咽、颈段食管切除后多器官簇联合移植,为下咽食管癌患者经化疗难以控制的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填补了中国在头颈部器官移植领域的空白。
手术中,陈飞教授首创全新的静脉回流方式,因为患者颈内静脉长了肿瘤,进行切除后修复了血管,陈飞教授在一根血管上缝补了47针,最终将喉供体的静脉血管搭桥缝合在修补了47针的颈内静脉上。 此外,陈飞教授首创了颈丛神经与移植体喉上神经重建的方式、首次探索了甲状腺功能异常者移植后的技术改变与调控。
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吴泓介绍,陈飞教授团队在3个月内成功实施两例高难度喉移植相关手术,标志着华西医院在该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展现了华西专家团队敢于攀登医学顶峰的华西水平,体现了医护团队始终以患者为中心的医者仁心,彰显了医院多学科团队紧密合作、团结一致的华西优势。
2023年8月23日,华西医院“头颈疑难肿瘤外科中心”正式官宣成立,由完成世界首例下咽颈段食管癌的喉-气管-甲状腺-下咽-食管多器官簇联合移植手术、亚洲第一例喉移植手术的著名头颈外科专家陈飞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该中心依托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设立,担负晚期、危、重等疑难头颈肿瘤的多学科协同诊疗,同时担负头颈部多器官簇移植、各种修复重建等头颈前沿外科技术的临床研究及探索创新。(文章来源:四川观察)
2、郑州公布今年免费两癌筛查、免费产前筛查医疗机构清单
8月21日,郑州市卫健委官网发布了,郑州市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民生实事实施单位信息。
包括:
郑州市免费两癌筛查技术服务机构名单
郑州市免费“产前”筛查、免费产前诊断技术服务机构名单
具体名单如下:
3、一年两针,新型“降脂针”中国获批
8月22日,诺华中国宣布,其创新性降胆固醇药物英克司兰钠注射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作为饮食的辅助疗法,用于成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型家族性和非家族性)或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
这是全球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用于降低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小干扰RNA(siRNA)药物。
诺华方面介绍,英克司兰基于小干扰核酸(siRNA)技术,患者在首针后三个月注射加强针,此后每年仅需注射两次即可有效降低LDL-C水平,相比其他治疗方法具有更高的患者依从性。(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END
声明:凡标明原创的文章,均为老蔡导医独立创作。任何单位、个人未经许可,谢绝以任何形式转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