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河南唯一建在镇上的省级医院,面临六大新挑战

2023-08-26 14:31   老蔡导医

目前的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有主管领导的支持,有真心希望医院好的全体员工,能否抓住这次东风,再上新台阶,还要且行且看。  

很多人觉得,河南的省级医院,都在省会城市郑州市区。 其实不然,不少省级医院并不在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等市,都有省级医院。

更特殊的是,有一家省级医院,建在了镇上。  

她,就是在郑州新郑市龙湖镇的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78201692919568874

2011年,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从新乡辉县市的百泉来到龙湖镇。  

眨眼功夫,已经12年了,可谓是有风有雨有闪电。  

无论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自身,还是她的外部环境,一直在变。  

这个建在镇上的省级医院,也不停地出现新的挑战。  

01、省级医院建在乡镇上,河南独一份      

省级医院的概念比较笼统,咱们老百姓平时说的省级医院,按照传统分法,分两类:

一是委直医院;  

二是省直医院。  

委直医院是河南省卫健委全面管理的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等是委直医院。  

这些医院,人、财、物均归河南省卫健委管理。  

郑州大学一附院、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等医院,则是省直医院,这些医院的人、财、物,各有各的“娘家”,他们的“娘家”是省直单位,故名省直医院。  

河南省卫健委和他们的关系,更多的是业务指导。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是省级医院里面的委直医院。  

与很多人的认知不同,省级医院并不全在郑州。比如: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在开封市区;

新乡医学院一附院,在卫辉市市区;  

河南科技大学一附院,在洛阳市区。  

虽然有些省级医院不在郑州,但是绝大多数在地级市,至少也在县级市。  

可是,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是个例外,她在镇上(新郑市龙湖镇),在河南是独一份的存在。  

02建院时间不长,历史挺曲折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建院时间不算长,医院历史却很曲折。

医院的前身是1949年10月成立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干部休养所,位于开封市南关。  

1950年10月搬迁到信阳鸡公山;

1952年10月迁至郑州市菜市街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并开始筹建新所;

1953年1月单位改组,一部分人员到汲县筹建河南省干部疗养院,其余人员到辉县筹建河南省百泉干部休养所;  

1953年5月,河南省百泉干部休养所建成;  

1962年10月正式定名为河南省百泉干部疗养院;  

1969年1月,河南决定下放一批省属企、事业单位由地、市、县领导,河南省百泉干部疗养院被下放到新乡地区,更名为新乡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1970年5月搬到延津建院,1971年5月撤销新乡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并入汲县人民医院;  

1980年7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新乡辉县百泉旧址恢复河南省干部疗养院,1982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编制床位150张;  

40371692919569828

▲上世纪80年代疗养区

1995年,更名为河南省百泉肿瘤医院;  

2006年11月,医院更名为河南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后更名为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2007年11月,医院整体迁建至郑州新郑龙湖;  

2008年8月,经河南省卫生厅批准同意医院第二名称为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9月,经河南省红十字会批准,医院增挂河南省红十字会第一医院名称;  

2011年10月,位于新郑龙湖的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建成,全面开诊。  

03、搬到郑州12年,面临6大新挑战      

2011年,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刚搬到郑州时,医院邀请媒体朋友前去参观,那是老蔡第一次去这家医院。

医院是新建的,大楼和设施全是新的,院里有水有小丘,第一印象不错。  

67781692919569948

▲图片来源:河南省二院官网

转眼12年过去了,医院早已在新郑龙湖生了根,发了芽,规模和实力上,和来郑时相比,都有了很大进步。  

但是,一个单位和人一样,经历到不同阶段,就会有新的烦恼,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也是如此。  

发展中的她,面临6大新挑战。  

挑战1:入郑12年

却没真正融入郑州医疗圈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互联越来越成为必须,朋友圈就显得更重要了。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从辉县市百泉来到郑州,新的地方,应该有新的朋友圈。可是,12年过去了,在新的环境中,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新的朋友圈,似乎并没有建起来。  

医疗行业和其他行业不同,医院间要相互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切磋各自亮点工作,共同进步。  

专家们需要活到老学到老,常学常新,相互交流技术提升自己。  

地处龙湖镇的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和位于郑州主城区的省、市兄弟医疗机构的联系不太紧密,处于相对的自我封闭状态。  

以至于一些郑州医疗圈的朋友,提起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也是一脸茫然,不知道这家医院在哪,是一家啥性质啥级别的医院,更不要说有啥特色了。  

“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靠谱的朋友圈,世界那么大,不走出来看看,自己再强,也会有蹩脚的时候。  

挑战2:有省级医院的招牌

没省级医院的技术  

其实,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除了这个名字外,还有另外两块招牌: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河南省红十字第一医院。  

3个院名,都很牛叉,妥妥的省级金字招牌。  

然而,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却是有省级医院的招牌,没省级医院的技术。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底子差点,曾长期是疗养院性质,医疗技术实力、重点学科建设比较弱。加之地理位置不占优势,用人政策跟不上,人才不好引进,引进了留不住。  

前些年,好不容易引进的博士,现在几乎走完了。  

据老蔡了解,现在的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日门诊量在2000人次左右,住院患者800人左右,有些病区患者多得住不下,加床加到走廊里,有的病区则住不满。  

54701692919570247

医院的中医肿瘤、骨科、妇产科、泌尿外科、儿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实力相对较强,有一定名气。外科相对较弱。  

挑战3:入乡没有随俗、省级医院身段没放下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虽是省级医院,但地处乡镇,入乡就要随俗,要放下省级医院的身段,扑下身子做服务,乡镇基层群众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  

似乎,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并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  

往上没上去,疑难重症的救治水平没提上去;  

向下没下来,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没有好好发掘。  

龙湖镇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经济基础好,有着特有的疾病谱,如果深入调研发掘,满足当地群众就医需求的同时,医院也会过得很滋润,从年收入4个小目标到翻倍,还是有希望的。  

挑战4:患者就医体验,有待提升

技术和服务,是当代医院取信患者的两大法宝。  

一位患者不一定知道一家医院的技术是否有实力,但他从进大门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医院的服务是好是坏。  

医院除了治病救人,还要满足患者的其他需求。  

大家想想。  

除了门诊看病,患者的其他需求,和逛商场是一样的;  

除了住院治疗,患者的其他需求,和住宾馆、酒店是一样的。  

暂时没有好的技术,有好的服务也行啊!  

实际情况是,服务方面,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以门诊一楼大厅服务台的导诊人员为例,上班时一直坐着,哪怕有人咨询也是这样,服务不够积极主动。  

包括郑州大学一附院在内的郑州主城区的多数医院,导医是站着服务的。至少,有患者问询的时候,是站着的。  

老蔡对医院的服务窗口,以及各诊区分诊台进行了观察,发现工作人员的服务,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口碑服务是医院一点一滴做出来的,是门口为行动不方便的患者掀帘子的温情;是卫生间放置手纸的便利;是导诊人员脸上的笑容。  

好的医院,一定是有文化的,是要有文化传承的。  

作为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人文关怀、就医体验是不能缺失的。  

好在,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已经开始关注文化建设了。  

挑战5:地理位置,有点尴尬

龙湖镇乍看地理位置优越,常住人口七八十万,南接新郑市区,北连郑州主城区、东联航空港区。但是,对于医疗机构的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来说,位置并不理想,甚至有些尴尬。  

新郑市区,既有由新郑市人民医院改制的新郑华信民生医院,又有郑州市中心医院的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竞争力都比较强。  

航空港区,有郑州大学一附院南院区。  

郑州主城区的医疗机构,更是高手林立,龙湖镇的居民,20分钟车程就能到达。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刚好处于上述几个位置的夹心层,患者向南、向东、向北,都有可能出现“滴漏跑冒”的情况。  

挑战6:有利条件,没利用好

当然,并不是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的位置和环境就完全处于劣势,医院还是有特色的。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官网关于医院的介绍,就写着“周边山水环抱,天蓝水碧”。  

医院院内,有一个东湖,湖面点缀着荷花、睡莲,不时有水鸟从水面划过,风景不是一般的美,碾压河南一众省市医院。

40091692919570817

▲东湖一角

老蔡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省级医院里,第一家拥有湖的医院(第二家应该是河南省立医院,即现在的郑大一附院南院区)。  

医院完全可以围绕湖做文章,大力发展医养、康养项目。在医院疗养的人,可以到湖边散散步、喝喝茶,甚至垂钓垂钓。  

可是,这个有利条件,医院并没利用好。目前,人们只能通过步梯去往湖边,没有无障碍通道,无法坐着轮椅近距离亲近湖水。  

31141692919573474

82241692919573681

▲湖边只有步梯

反观新郑市区的新郑华信民生医院的医养结合,早已做得风生水起。  

也许是出于安全角度,或者因为湖的归属问题,医院没有“开发”东湖。  

04、东风来了,能否起飞?      

作为一家在镇上的省级医院,很特殊,在全国也找不到几个这样的案例。

如何发展?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近段时间,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至少两位领导,其中包括一位主要领导,到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调研时,都曾提到要在技术上对医院进行重点扶持,要帮助二院引进一批有技术有特色的专家团队。  

目前的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有主管领导的支持,有真心希望医院好的全体员工,能否抓住这次东风,再上新台阶,还要且行且看。  

声明:凡标明原创的文章,均为老蔡导医独立创作。任何单位、个人未经许可,谢绝以任何形式转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疗养院,医疗技术,医疗服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