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长,教你让团队高效自我管理
导语
一人的高效仅算突出,团队的高效才为卓越;与身边人共同开启高效的自我管理。
案例:
小美护士长手握多项计划,身肩各项使命,教学、排班、临床、会议……还要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临床指标。能成为护理管理者,小美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必怀疑,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她却发现,很多事情光自己得力是远远不够的。 科室计划按要求分配下放,但总有个别护士效率低下,行事拖沓,定好的时间表迟迟不能完成。如果是态度问题还好解决,但要是遇到本来行事就没有规划、行事又不分主次的小护士就比较棘手了。她们不是不愿,而是自身做事就很困难。小美看着面露委屈的小护士也是一个头两个大,到底怎么办呢? 这就是我们本期将要分享的内容:如何让团队整体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护理管理工作也是如此。管理是让他人行事的艺术,需要的是与团队各成员密切的配合。与其抱怨手下工作效率低下,不如尝试授人以渔。护士长,是时候教给你的团队一些高效管理术了。
本期给大家带来:
1.时间管理术
2.行动管理术
3.情感维系术
时间管理术
将时间管理作为新护士入科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刚入科室时,带教的护士长或其他高年资的护士往往将重点放在临床技能的培训上,短期来看可以让护士快速上手临床工作,但长期来看却可能因为没有可以矫正而养成一些不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比如拖沓、行事无计划,忙于应付各项工作。时间管理做得好,便是典型的“他好”、“我好”、“大家好”。 将柏拉图分析的原则用到日常工作当中。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护理质量问题的柏拉图分析,因为有了堆积折线图,我们能直观看到影响护理质量问题的关键环节是什么。同样的,我们可以将日常工作按照此方法进行排序,将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的关键少数部分。
行动管理术
行动管理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效率,一个是效能。效率指正确地做事,效能指做正确的事;前者是方法,后者是选择。关于选择,我们可以通过紧急、重要两个维度来分,而关于效率就需要掌握一些行事方法。 如何做?目标分解,逐个击破。无论什么目标都需要操作化为可执行的项目。 学会将长期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短期目标,让短期目标成为实现长期目标的“阶梯”。 让团队里的护士充分了解个人目标是如何与医院级别保持一致并相关联的。目标自上而下越来越具体,如果护士能清楚自己工作目标的意义,开展工作也就更有积极性,而不是说护理管理者随意分配任务,肆意压榨。 行动之前最好先了解自己做事的速度,对于一些常规临床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行动结束后回顾目标,评估结果。正如质量管理中的PDCA 循环,要求计划-执行-检查-行动,自我管理也是需要遵循的,评估当下任务完成情况,对下一次行为进行调整。 团队配合行动时务必多方确认。许多时候大家行事秉持各扫门前雪的原则,管理者拟定团队计划时,想当然的分配任务。然而实际工作中每个人的效率是不同的,因此需要与他人配合行动时务必要与对方进行确认,不要试图把自己的时间行动表强加在他人身上。 规范团队执行与反馈机制,让自己始终处于被告知事态发展和解决进程的状态。
情感维系术
也许在我们的计划表中排满了本月、本季度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但我们是否想过忽略了周围同事的情感维系呢?如果生活没有交集,那么工作上仅有的联系也许只是你帮我值班,下次我替你值。 在我们的计划表中加入情感维系的项目吧。也许和这位同事工作上无多少联系,但抽时间一起约个饭,工作时间以外聊几句,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情感效应的好处是可以溢出的,一个团队保持融洽的关系,是凝聚力建设的关键一步。而身为管理者经营这样的团队便能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成为良性循环。 各种高效能自我管理方法层出不穷。在过去,我们寻求高效率做事;而现在,我们讲究自我管理要自在与平衡。 自在,注重自我的成长,提升自身行事效率。平衡,平衡与身边人的关系,让自己融入身边的大环境,和谐一体。 护士长,将自己的团队打造成高效能队伍,既提升团队效率,又节省自己的时间,从而把精力聚焦在更为重要的环节之中,何乐而不为呢?
来源:中卫护研院
作者:曾剑英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