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市武昌医院将建成编制床位2000张,朝着综合功能齐全、专科优势突出、脑血管病特色鲜明的三级甲等医院和国际化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建设目标迈进。
8月18日《长江日报》专版深度报道以「新时代人文魅力“新武医”的“变”与“不变”」为题讲述武汉市武昌医院百项服务创新以“人民满意”为最高目标。
今年9月,武汉市武昌医院东区外科综合楼即将投入使用。这是该院“西区东移、重塑新武医”的重要落子。
重塑,意味着自我挑战的巨变。以“人民满意”为最高目标,武医人一直在“变”。
百项服务创新,建设“人文魅力”医院。医院这一举措与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的《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不谋而合。如今200多条创新的优质服务扎扎实实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成为公立医院保障人民群众公平享有高质量发展成果的生动实践。
武汉市武昌医院党委书记关爱民表示,面对新时代健康卫生事业快速发展阶段,医院充分发挥院党委的领导作用,秉承“上善若水、润泽生命”的服务理念,全体武医人坚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初心使命,奋力建设“人文魅力医院”,在“不变”中“求变”,在探索中“巨变”,实现与人民群众的双向奔赴。
不变!是这所百年红色医院,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初心永远不变。
求变!是这所新时代英雄医院,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寻找诊疗技术的“最优解”,呵护百姓全生命周期的不断改变。
巨变!是这所现代化医院,在党建引领下,以豪迈情怀,大步迈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的奋斗姿态,在医院大建设期、大提升期、大发展期,引领新的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 武汉市武昌医院东区
医院前身是始建于1912年为铁路职工服务的粤汉铁路诊病所,2004年改由武汉市卫生局直属管理,更名为武汉市武昌医院。
历经111年风雨洗礼,初心不改,使命不移。
自建院以来,市武昌医院医务人员先后参加“二七”大罢工、抗美援朝医疗救治,奔走在精准扶贫、援藏、援疆、援外一线,多次承担着重大突发事件的救治任务,经历唐山大地震、1998年武汉特大洪水、非典、汶川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
在唐山大地震和新冠肺炎疫情时,为了人民生命健康,市武昌医院先后两次被国家征用,“腾空”所有病房,举全院之力,科学救治,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
时光匆匆流逝,改变的是岁月风云,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武医人倾其所有、无惧生死,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坚守红色基因传承不变;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不变;坚定“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初心与使命不变,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医院高质量创新发展优势,为医院的事业发展、打造有情怀的“人文魅力医院”装上了动力强劲的“红色引擎”。
▲ 推行“云”探视,打造有温度的ICU
今年以来,市武昌医院收到200多封患者手写的感谢信,这是医院开展百项服务创新、打造人文魅力医院活动、与人民群众双向奔赴结出的“硕果”。
一位患者留言格外令人动容:“这里值得我们性命相托。”
为民“识变”,医院党委引领
在市武昌医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该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打造“基层党建创新行”,引领各支部在改进服务方面不断创新,建设“人文魅力”医院。
通过“社区群众点单、社区党组织下单、医院党员干部接单、医院党委查单”模式,激励党员干部深入25个社区,零距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300余件。
开通全省首个社区健康科普直播间,从群众最为关心的健康话题入手,实现一次直播多次传播,打造“带不走”的社区健康阵地。
以“323”攻坚行动为纽带,医院联合社区筹建30个社区“健康驿站”,开展百名专家下基层、百项服务暖民心“双百行动”。
惠民“思变”,医院各党支部在行动
神经内科党支部将“脑健康专车”定期开进社区、乡村,对脑卒中高、中、低危风险人群实施分级分类管理;精神科党支部走进精神康复“阳光驿站”、社区,为患者精准提供社区康复服务;老年科党支部推行“专组、专业、专心、专利”的“四专服务”模式,改善“银发”就医体验,医院获评“湖北省首批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各党支部采取多学科联动,开展“互联网+护理”“互联网+康复”“互联网+心理”服务,到家庭开展延伸服务项目20余项,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
“心健康新开始”“红手环脑健康”“药健康”“急先锋”等一批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品牌,充分发挥服务群众示范引领作用,多个品牌获评市级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项目。
便民“应变”,就医体验持续改善
为了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就医需求,市武昌医院从群众就医不满意的问题入手,开展百项服务创新,各科共推出服务创新200余项,大到流程的再造,小到服务细节,形成人人换位思考、人人改进创新、人人传递温暖的浓厚人文氛围,群众看病就医的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开展“沉浸式就医体验”。医务工作者转换角色全程跟踪患者就医过程,查找服务缺陷,各支部主动认领,销账式解决服务问题,提升了服务品质。
门诊大厅增设“助老服务点”,志愿者专门协助老年患者使用智能设备,并提供轮椅、助行器、雨伞、老花镜等,引导老人在优先窗口绿色通道就医;多学科联合诊疗,不断打破高龄老人医疗禁区,成功救治多名百岁老人;免费为周边社区老年人开展“肌少症”筛查,把“防跌倒”前移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互联网+康复治疗平台,减少老龄家庭后顾之忧。
今年2月初,市武昌医院开通便民门诊,免挂号费、诊疗费,患者续方取药可直接就诊;便民门诊挂号、缴费可在线上“一站式”完成;门诊大厅开设“灵活窗口”,就诊高峰期减少患者排队等候;门诊部还为患者提供办理医疗证明、住院病历复印及各种咨询服务,真正把便民举措做到群众心坎上。
医院获2022年度武汉市医疗卫生系统双评议排名第一;今年以来,在全市双评议活动中,医院5个科室获“月度十优满意单位”,数量位居市属医院第一。
爱民“求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医院坚持“一体三区六翼”发展格局,织密健康网络。自办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个“120”急救站,辐射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的公共医疗卫生和急救网络,打造10分钟急救圈,形成院前院内协同救治,进一步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加强医联体建设,与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医联体协议,推进分级诊疗。成立“湖北省心身医学专科联盟”,覆盖全省30余家医疗单位,让省内更多的群众得到更好、更便捷的治疗。医院以“人民满意”为最高目标,人民群众给了医院满满的点赞。
2023年上半年医院门诊诊次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 63.4%,增幅位居市属医院第一。近年来,医院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五一劳动奖状”“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人文爱心科室”等荣誉称号。涌现出一大批全国、省、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白求恩式好医生”和“荆楚楷模”“武汉楷模”“武汉大城工匠”“武汉市技术能手”等先进个人。
近年来,市武昌医院提出“西区东移、重塑新武医”发展战略。
为何要西区东移?武昌片区优质医疗资源丰富,但大多集中在区域中部及南部,武昌北部及青山片区急缺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作为守护武昌北部及青山片区百姓健康的最大规模公立医疗机构,市武昌医院为百姓健康主动提出“东移重塑”。
医疗技术在提质飞跃中“巨变”,为周边百万居民打造长江南岸“健康地标”。
全国首个“陆林院士疫后综合征工作室”“陆林院士心理康复基地”“陆林院士心理康复门诊”陆续落户市武昌医院,引领医院精神心理诊疗对标“国家队”。
全省首个“胡大一名医工作室”落户医院,下沉社区为群众普及“双心医学”“防治康养”等治疗康复新理念,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内顶级专家优质服务。
2021年,市武昌医院被市政府确定为脑血管病特色发展方向。医院先后完成国家标准版心脏康复中心、胸痛中心、心衰中心、国家卒中防治中心、湖北省卒中急救地图医院及健康快车眼科中心认证,区域医疗救治能力显著提升。
“医”心为民,未来可期。
根据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市武昌医院将建成编制床位2000张,朝着综合功能齐全、专科优势突出、脑血管病特色鲜明的三级甲等医院和国际化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建设目标迈进。
人文魅力新武医
优质服务品牌亮出来
“多学科联合诊疗”服务品牌
畅通急救绿色通道,优化医疗流程,多学科联合“脑心同治”,开通卒中、急性胸痛患者绿色通道,实现患者“绕行急诊科室、绕行病房”,直达导管室,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
“健康科普直播间”服务品牌
全省首家“健康科普直播间”,发挥“小科普大健康”的作用,选派专家走进社区,将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帮助居民提高健康素养,以“小项目”惠及“大民生”,打通大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打造“带不走”的社区健康阵地。
今年以来直播22场,观看量累计达3000万+,辐射周边百万居民。该项目荣获“湖北医院传播力十佳案例”“武汉市第六届十佳志愿服务项目”“武昌区第六届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心健康新开始”服务品牌
设立全国首个陆林院士疫后综合征工作室,搭建全市“心健康”服务网络,与45所高校、25个社区联动办义诊、开讲座,开通24小时干预热线,为需要帮助的人群开展心理筛查和应急干预,形成了精神心理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和研究全流程服务体系,为群众织密织牢心理健康“防护网”。
“红手环脑健康”服务品牌
各科专家随“脑健康专车”定期深入社区,义诊筛查,对脑卒中高、中、低风险人群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并开展综合干预,让居民在家门口拥有“脑健康管理师”。
“急先锋”服务品牌
构建多维、立体、无缝、跨专业的急救医疗体系,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地开展应急救护科普讲座,全面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
完善急救网络建设,分别设立杨园、东沙、湖北大学三个急救站,筑牢“10分钟急救圈”,为抢救生命提速。打造10分钟“急救圈”,打通“生命链”通道,广泛开展急救科普,为急危重症患者保驾护航。
“护理延伸服务”服务品牌
在武汉市率先开展“互联网+护理延伸服务”。专科护士上门为患者提供管道护理、伤口护理、PICC护理、输液港护理、母婴护理等护理服务,解决患者回家后的“烦心事”。
“老年友善”服务品牌
作为首批“湖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老年病科推行“专组、专业、专心、专利”的“四专服务”模式,建立预约、陪诊、跟踪机制,医护全程为老年患者提供帮助。
“家医有约”服务品牌
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干预和慢性病防控等医防融合、签而有约的家庭医生服务,形成预防、医疗、慢病管理、康复为一体的模式,让“家医”深入人心,贴近群众、贴近家庭、贴近基层,做群众的“健康守门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