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栏目!麻醉科5分钟速查--吸呼比
吸呼比 I:E Ratio
一.概述
1.I:E描述的是吸气时间与呼气时间的比。
2.设定I:E:
—充足的吸气时间可使不张的肺段复张。
—充足的呼气时间可避免气体残留。
二.生理
1. 足够的吸气时间让正压吸气量复张萎陷的肺段。持续气道正压比压力瞬间增加能更有效地复张肺泡。并且,持续的肺泡膨胀能减少无效腔。
2. 吸气停顿:潮气量输送完成后,可设定一个暂停以维持肺泡膨胀。设定时,此暂停编入I吸气时间:I:E=(吸气时间+吸气暂停时间):呼气时间。
3. 成人:正常的自主呼吸通常是1:(1.5-2.5);儿童:正常幼儿自主通气的I:E为1:3。
三.病理生理
1. 潮气量输送时间不够或过早到达压力限制可能出现低通气和呼吸性酸中毒。
2. 如果肺泡在下一轮呼吸之前没有足够时间清空则可发生气体残留,导致肺泡过度膨胀,呼气末持续正压(内源性PEEP)导致气压伤或由于胸腔内压力增高导致心血管危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吸气时间增加或反吸气时间;COPD;高呼吸频率,如高频振荡通气。
四.围术期相关
1. 增加氧浓度无法改善低氧血症:反转I:E可促进潮气量从顺应性较高的肺泡向顺应性较低的肺泡重新分配。
ARDS:逆I:E可降低吸气峰压和气压伤,并且给定的氧浓度下增加了动脉血氧分压。不同I:E的PCV或PCIRV(反比)对ARDS患者的呼吸力学、气体交换以及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改善相比常规的VC+PEEP未能显示任何短期的有益效果。
五.临床要点:
1. 普通的,自主呼吸I:E是1:2。在机械通气时,I:E通常设定为该值。
2. 在机械通气患者,增加吸气时间可以提高氧合或减小吸气峰压;但它也可能导致内源性PEEP、气压伤或患者耐受性差(镇静患者)。
3. 吸气暂停时间是固定的潮气量设置并输送完成后的可选模式。
文章:屁桃
排版:肉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