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县工程万里行丨万载县中医院邓淦:以“热情”为调料 用心做事
采访江西省万载县中医院工会主席邓淦的那天,是一个周六。下午采访结束时已将近6点,用过晚餐,回到位于万载古城旁边的酒店,打开电脑,整理采访录音,准备撰稿。
不一会,从万载古城广场处传来一阵“噼噼啪啪”的声音,“嗖、啾、砰、啪、咻”声紧跟而来,从窗户探出头去,直冲云霄的绚烂烟花让人目不暇接,看看时间,晚上八点整。
这时候,采访录音中正传出这样一段话:“万载人是极其热情的,万载县是美丽多情的,万载县中医院是有担当的。我们自己常说,一朝相逢,便是万载。我生在万载,长在万载,也从未想过离开万载。”
听着窗外不绝于耳的烟花声,看着广场上热情洋溢的观众,对邓淦所说的“热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万载县中医院工会主席邓淦
用情 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万载县是花炮之乡,百合故里,隶属宜春市,距离宜春市区不到1小时车程,常住人口为48万余人。
邓淦热情地介绍:“你来对时间了,每周六晚8点,县政府都会组织在万载古城举办烟花秀,今晚上一定要看一看。如果再晚一周来更好,每月的最后一个周六还会举办更大型的焰火文艺晚会。”
“热情”是邓淦对万载人的定义,也是万载县中医院对待医疗、对待患者的态度。
万载县中医院始建于1954年,编制床位450张。“我们对于医疗行业的热情体现在,大家齐心协力,医院发展蒸蒸日上。”邓淦介绍,目前,医院现有医技人员488人,正高职称11人,副高职称42人,中级职称134人;全日制研究生8名,在职研究生1名;目前医师168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82人,西学中21人,占比61.3%;药剂人员26人,中药人员16人,占比61%。
医院当前有三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针灸科、中西医结合急诊科;三个省级基层特色专科:脑病科、蛇伤科、康复科;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1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1人、江西省名中医1人。
以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为根基,医院目前正着力打造“名医”、“名科”、“名院”:开设名医长廊,激励专科医师到门诊坐诊;加快骨伤科重点科室学科建设,打造关节、脊柱、创伤三个亚专业科室,加大设施设备投入;为康复科添加350万设备,将新大楼三楼1600平方米整体设置为康复治疗中心,选派人员到三甲医院进修现代康复治疗技术。
医院根据群众就医多元化需求,在原有两个内科的基础上,细化增设以内分泌为专科方向的内三科,人员及配套设施同步跟进,打造大内科体系。
此外,医院在临床科室强化中西医协作,加强临床科室中医医师配备,打造中西医结合团队,让患者在临床科室就能接受到中西医联合诊疗服务。
这一系列的措施,让万载县中医院在宜春市县级中医院中排名前列。对此,邓淦颇为自豪。
另一方面,“从患者角度来说,医院行不行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水平高不高;二是服务好不好,也就是就诊环境好不好,就诊流程是否通畅,医护的服务态度热不热情,能不能把患者当成家人来对待。”
邓淦表示,近年来,医院特别注重患者满意度,不断强调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性,不断发掘、满足与超越患者的需求、开创特色服务。
在万载县中医院住院部参观时,宽敞整洁的楼道、干净整洁的床褥、护士人员温柔的语气和张贴的健康宣传,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靠着精湛的技术和热情的服务,万载县中医院得到了周边百姓的广泛认可。
2022年,医院门急诊17万人次,出院1.2万人次,业务收入1.56亿元;中医医疗技术4.8万余人次,中医医疗技术收入为1200余万元;中药处方数近10万张,中药收入2400余万元;中药饮片处方数近1.8万张,中药饮片收入1400余万元。
“我希望大家能够把热情当做工作和生活的‘调料’,这样生活会更美好,工作也会事半功倍。”
用力 DIP付费改革进展顺利
医疗技术水平代表的是医院当前的发展,而医院对于改革的态度则能代表医院的未来。
提到改革,就逃不开DIP支付改革。这方面,万载县中医院也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
邓淦介绍:“DIP支付改革是医院的重点工作之一,目的是为了医院更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需要在无限医疗需求与有限医疗资源的矛盾之间找到平衡。”
他认为,DIP付费改革的贯彻落实,必定会为医院运营管理模式带来较大冲击。尤其是对于公立医院来说,日常的运营管理方式、内容与方向等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转变,从而促使医院管理逐渐迈向精细化的管理道路。
“我们要掌握全新的发展思路,通过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以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保障医疗管理健康持续发展。要进一步促进临床管理标准化与规范化、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促进医院内部精细化管理。”
万载县中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医院成立了医保工作小组,业务院长统筹协调医保各项管理工作,各临床科室由科主任,护士长来负责本科医保的全面管理,包括医保制度具体实施及奖惩制度落实工作。
为使广大干部职工对新的医保政策及制度有较深的了解和全面的掌握,医院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教育和学习活动。
邓淦介绍,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召开全院职工大会、中层干部会议等,讲解新的医保政策,利用会议形式加深大家对医保工作的认识;二是举办医保知识培训班、学习交流研讨、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增强职工对医保日常工作的运作能力;三是加强医院信息化管理,在医院信息中心帮助下,通过医保软件管理,能更规范、更便捷,以减少差错的发生。
此外,万载县中医院的药学管理也值得称赞。
邓淦本人就是药学出身,从事药学相关工作近30年。对药学管理与医院的辩证关系看得很透彻。他认为,药学学科建设是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医院药学部门一方面要重视临床药学学科建设,提升医院药学服务质量和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另一方面,面对医保新要求,要提升药学服务价值,创新药学服务,发挥临床药师的积极作用,从而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用心充分发挥医联体和医共体优势
县级医院上联“三甲”,下接基层,既能够承接省市级的优质医疗资源,又能够给基层送去优质医疗。万载县中医院走的就是“医联体+医共体”的路线。这样的“双体贯通”,真正让优质医疗资源“一沉到底”,给县域百姓带来了实惠和便利。
万载县中医院分别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构建了医疗联合体,万载县中医院成立了周越博士工作站、徐王兵专家工作站。医院发挥专科优势,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等情况,邀请省级专家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让群众享受足不出县的省级专家健康诊疗咨询服务。目前已先后引进4位市级专家、2位省级专家来院挂职副院长,为提升医院业务技术水平,便利患者就医奠定了良好基础。
邓淦举例:“中医院泌外团队先后在宜春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专家吴敏红、林鹏修挂职副院长的带领下,对该类患者进行规范的治疗,免去了基层患者求医问药的奔波,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以前,我县此类重症的患者都需转至市级医院进行治疗,现在不必转诊了。”
在医共体建设方面,万载县中医院牵头成立了“万载县骨伤专科联盟”和“万载县中医药联盟”,成员单位包括各乡镇卫生院及民营医院,一共28家,并持续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到基层进行点对点的帮扶。
2021年,选派2名中医执业医师挂点潭埠、三兴卫生院,服务期一年;
2022年,医院选派40名主治医师,组成5个医疗团队对口帮扶潭埠镇、高城镇、赤兴乡、马步乡、白良镇五个卫生院,期间,医疗团队定期开展坐诊、手术、带教等工作,服务期三年半;
2023年,选派3名中医执业医师挂点罗城、赤兴、黄茅卫生院,服务期为一年。
此外,医院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王继平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对口指导罗城镇卫生院、罗城镇及白良乡卫生所。
通过这样的“双体贯通”,万载县的老百姓享受到了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提起万载县中医院,无不拍手称赞。
“一心谋事,一意为民”。秉承这一原则,万载县中医院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邓淦表示,未来,医院将以创建三级中医医院为契机,努力提升中医药诊治水平和救治能力,积极推广中医医疗技术,持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科研水平,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责任编辑:裴燕
审核:王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