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的探索与实践

2023-08-22 16:52   CCMTV 临床频道

难治/复发淋巴瘤具有高度异质性,需要不断尝试新的诊疗和评估模式。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根据不同的淋巴细胞起源,可以分为B细胞、T细胞、NK细胞淋巴瘤。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在血液肿瘤治疗中显著疗效而备受关注,为癌症治疗带来新希望。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黄亮教授就淋巴瘤CAR-T细胞治疗的探索过程及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CCMTV血液频道特此整理,以飨读者。

CAR-T细胞疗法治疗R/R DLBCL

CAR-T细胞疗法是人为地在正常T细胞中嵌合特定抗原受体,使得T细胞行使特异的杀伤功能,是一种精准的肿瘤靶向疗法,而CD19是B细胞表达的一种CD分子。在抗CD19的CAR-T细胞治疗DLBCL的临床应用中获得了中位随访时间,在这些数据中可以观察到40%-50%的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治疗效果较好,但另一部分患者在治疗之后会出现治疗失败的现象,这是由于一些因素限制了CAR-T细胞治疗,主要包括抗原逃逸、CAR-T或T细胞功能障碍等。

抗原逃逸:抗原逃逸是CAR-T细胞治疗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会导致CD19 阴性复发,而CD19 阴性复发也是限制CAR-T细胞治疗远期疗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抗原逃逸的机制主要包括CD19结合肽段的丢失(突变、剪接变异、蛋白折叠错误)、系别转换(MLL1,E2A/PBX1)和CD19阴性克隆演进三种,常采用桥接移植或多抗原靶向的策略克服这种情况发生。

CAR-T或T细胞功能障碍:CAR-T细胞治疗的首要条件就是能够从病人身上收集足够高质量T细胞,如果患者本身T细胞功能不好,用来制备CAR-T细胞的治疗功能也不佳,有些患者由于肿瘤微环境的限制会导致CAR-T细胞治疗效果没有预计理想。如果CAR-T细胞持续时间较短导致肿瘤复发,这种称为阳性复发。

治疗难治/复发B细胞肿瘤的CAR-T细胞“鸡尾酒”疗法

此种方法主要采用CAR19和CAR22 T细胞序贯输注的治疗方案,是一项开放性、单臂、单中心的临床试验。在我国,CAR-T细胞“鸡尾酒”疗法主要有两种流程,第一种是同时输注CAR-T细胞,第二种是根据患者病情间隔进行CAR-T细胞的连续输注。

本次治疗采用第三代CAR-T细胞,同时有CD28和4-1BB两种共刺激因子。在治疗期间,共纳入38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根据2020年发表在Blood上的数据可以看到,在缓解率方面,治疗之后的ORR为72.2%,CR为50%;在随访与生存方面,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最长随访时间为27.4个月,其中,中位PFS为9.9个月,12个月PFS为50.0%(95%CI,33.4,64.5),预期中位OS为18个月,12个月OS为55.3%(95%CI,38.3,69.3)。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亚组ORR相差不大,所以在缓解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的话它能够克服不良临床特征。

序贯输注CAR-T细胞“鸡尾酒”疗法的阴性复发率更低,在50例患者中仅有一例患者出现了CD19和CD22都丢失的双阴性复发的情况,其余患者基本都是阳性复发,因此序贯输注CAR-T细胞“鸡尾酒”疗法可以克服单靶治疗的靶点逃逸所带来的阴性复发的影响。

联合靶向CD19和CD22治疗r/r B细胞肿瘤

CD19作为已经取得相对成功的靶点与自身免疫疾病和B细胞恶性肿瘤治疗的热门靶点CD22联合作为双靶点治疗可以覆盖原发与复发的B细胞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的各种细胞亚群。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AUTO3,作为一种实验性程序化T细胞疗法,可以同时针对两种B细胞抗原,旨在减少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因单一抗原丢失导致的复发。

Tandem CD19/CD20 CAR-T细胞治疗r/r B-NHL

韩卫东教授及其团队在Blood上发表的就是使用串联型CD19/CD20 CAR工程改造的T细胞治疗r/r B-NHL患者的相关内容。相比于传统手段治疗r/r B-NHL,此种方法不仅对肿瘤有更好的清除作用,还具有强扩增与持久的存活能力。从临床数据可以看出,此种治疗方法的ORR达到79%,CR为71%,12个月PFS为64%。

PEMBROLIZUMAB联合靶向CD19和CD20的双靶点CAR-T在R/R DLBCL的Ⅰ/Ⅱ期研究:Alexander研究

Alexander研究是基于靶向CD19的CAR-T在R/R DLBCL显示出积极的疗效,但是仅有29-37%的患者能获得持续的CR所进行的研究,导致其复发的原因主要有两种:1.PD-L1的上调,导致CAR-T的衰竭;2.CD19抗原的缺失。其中AUTO3是第一个靶向CD19和CD22的双靶向CAR-T,并且它的OX40/41BB共刺激结构域能提高持久性,另一方面Pembrolizumab单抗能抑制PD-1/PD-L1,能抑制CAR-T的衰竭。其中,I期研究的主要目标是AUTO3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及AUTO3输注75天内的3-5级AES;Ⅱ期研究的主要目标是AUTO3输注后的最佳ORR以及AUTO3输注75天内的3-5级AEs。

探索自体移植和CAR-T细胞输注的协同方式

主要采用自体移植序贯CAR-T细胞输注,这是一项开放性、单臂、单中心的临床试验,可以评估其治疗难治/复发B淋巴细胞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ASCT联合CD19/CD22 CAR-T治疗R/R B-NHL

此种方法治疗后3个月的ORR达到90.5%,其中包括CR为81.0%,PR为9.5%,在中位随访的24.3个月时,1年和2年PFS分别为85.7%和83.3%,2年OS为83.3%,同时治疗后3个月有反应的患者的PFS(P<0.001)和OS(P<0.001)较没有反应的患者有显著改善。

ASCT序贯CAR-T细胞疗法治疗R/R DHL

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期间,共纳入12例复发难治性(R/R)弥漫性组织细胞性淋巴瘤(DHL)患者,在CAR-T细胞免疫治疗后第三个月的ORR为83.3%,CR为25%,PR为58.3%。其中最佳ORR为83.3%,最佳CR为50%,最佳PR为33.3%。

接受CAR-T序贯ASCT治疗的TP53突变患者有更高的ORR和CR

该研究共纳入123例患者,其中实验A患者仅接受CAR-T治疗,实验B患者接受ASCT序贯CAR-T治疗,其中,实验A患者的最佳ORR为87.1%,CR为45.2%,实验B患者最佳ORR为92.9%,CR为82.1%。根据2022年发表在J Clin Oncol上的文章也可以了解到CD19的CAR-T细胞治疗对于TP53基因突变或缺失没有太大影响,TP53基因异常的病人无法从CD19的CAR-T治疗中获得较高ORR和OS。根据上述研究数据,可以看到联合治疗的ORR和OS有明显优化,CAR-T细胞治疗联合ASCT能够进一步改善伴TP53突变B-NHL患者的长期预后。

自体移植续贯CAR-T模式治疗复发难治中枢淋巴瘤

由于CAR-T细胞疗法的神经毒性,常常不能用在复发难治中枢淋巴瘤中,在尝试自体移植续贯CAR-T模式治疗之后找到了新大陆。在治疗中应选用强渗透中枢的药物进行预处理,例如TBC,打开CAR-T渗透肿瘤的通道,降低肿瘤负荷,突破免疫抑制微环境,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延长复发难治中枢淋巴瘤患者缓解时间,为长期持续缓解复发难治中枢淋巴瘤提供了新的治疗模式。

自体移植续贯CAR-T治疗复发难治中枢DLBCL

根据临床数据,自体移植续贯CAR-T治疗复发难治中枢DLBCL的整体ORR达到93.75%,一年的PFS为64.5%,一年的OS为72.9%,安全性和疗效都较好。

ASCT联合CD30 CAR-T治疗R/R CD30+淋巴瘤

2019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1日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团队进行了一项开放标签、单中心、单臂试验——探索ASCT联合CD30 CAR-T细胞输注在R/R CD30+淋巴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研究共纳入6例患者,在缓解率方面,HSC输注后第3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OR,其中CR为83.3%,中位随访时间为18.2个月,PFS和OS未达到;安全性方面,有83.3%患者出现CRS,均为1级,未观察到神经毒性或严重感染事件。根据该项研究可以了解到:ASCT序贯靶向CD30 CAR-T细胞疗法在R/R HL和ALCL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临床疗效。

CAR-T联合PD-L1/PD-1抑制剂疗效及安全性汇总

根据图表,可以观察到,PLATFORM研究中,≥3级CRS为0,≥3级NE为7%;ZUMA-6研究中,≥3级CRS为4%,≥3级NE为29%;PORTIA研究中,≥3级CRS和≥3级NE都为0;ALEXANDER研究中,≥3级CRS为2%,≥3级NE为4%。

西达本胺诱导和激活细胞免疫功能

主要通过对三类细胞作用,包括诱导和激活NK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CTL)介导的细胞免疫;上调肿瘤细胞的肿瘤抗原/共刺激分子/受体水平(如 MHC I/Ⅱ,PRAME,MIC A/B,PD-L1等);对免疫抑制性细胞的抑制作用:抑制调节性T细胞(Treg)和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活性等。

Liso-cel联合BTKi

Liso-cel作为一种CD19导向CAR-T细胞疗法,适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性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具备更低的神经毒性。根据下图数据,可以看到Liso-cel联合BTKi可以使小鼠生存率得到显著提升,二者联合与单药相比也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Ibrutinib作为小分子BTKi,可以与BTK结合从而抑制其活性。Liso-cel联合Ibrutinib治疗可以应用于Ibrutinib治疗失败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种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较低的CRS和较高反应率。Liso-cel联合Ibrutinib治疗在12月时的PFS为38%,iso-cel治疗在12月时的PFS为50%,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单药治疗,可提高肿瘤清除率和生存率,增加CAR-T细胞数量和持久性。

总结:难治/复发淋巴瘤具有高度异质性,需要不断尝试新的诊疗和评估模式;CAR-T细胞疗法是难治复发、移植后复发、挽救治疗失败/复发患者的治疗选择,治疗线数不断前移;ASCT序贯CAR-T治疗R/R LBCL疗效可靠,安全性可控,有可能克服临床和遗传高危因素的不良预后影响;合理的桥接、联合以及维持治疗可能进一步提高CAR-T疗法的疗效,还需在CAR-T治疗全程中整体考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淋巴瘤,细胞,患者,肿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