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性MRI表现为含脂肪组织,约95%的成熟畸胎瘤可见脂肪。
病例一:
病史摘要
女,31岁,发现附件区包块1月余;体检发现肺内结节2天;无发热史,无手术史。
MR检查影像图
MR平扫+增强:右侧附件区见大小约6.2cmX5.4cmX5.7cm的团状长T1长T2信号,其内见条片状短T1长T2信号,压脂像上呈低信号,病灶边缘清晰,注入GD-DTPA后强化扫描示:右侧附件区病灶边缘轻度强化,其内未见明显强化。
MR诊断:右侧附件区占位,考虑畸胎瘤。
病例二:
病史摘要
女,42岁,宫颈癌放化疗后,发现左侧附件区包块。
MR检查影像图
MR平扫:左侧附件区见大小约4.2cmX3.8cmX3.7cm的团状不均匀短T1长T2信号,其内见不规则条片状稍长T1稍短T2信号,压脂像上呈不均匀低信号,边缘清晰;右侧附件区未见异常信号。考虑左侧卵巢畸胎瘤。
卵巢生殖细胞来源肿瘤-畸胎瘤
01、概括
生殖细胞来源的只有良性肿瘤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为卵巢常见的肿瘤。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0%-20%,虽然任何年龄均可发现,发病高峰年龄为中年生育期。约90%为单侧发生,平均大小为6cm。患者通常无症状,如果有症状,多与肿瘤的占位效应或扭转相关,偶可发生感染或破裂。恶变发性率约为1%,多见于绝经后的女性。
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由不同量的内胚层、中胚层及外胚层成分构成。骨、牙齿、毛发、软骨、皮肤、肌肉、脂肪、支气管、唾液腺、甲状腺、胰腺、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于肿瘤内均可发现。虽然可有分隔,肿瘤典型为单房。囊壁由外胚层被覆,含有角化物与皮脂,皮脂由皮质腺分泌。肿瘤处理方法包括保守性手术,根据肿瘤大小及保留生育能力的要求做囊肿切除,卵巢切除或输卵管-卵巢切除。恶变偶可性发生,通常为鳞状细胞癌。肿瘤恶变的预后差,大部分患者存活时间不足1年。
02、影像学表现
特征性MRI表现为含脂肪组织,约95%的成熟畸胎瘤可见脂肪。其他表现包括液-液平面,碎屑沉积层,低信号的钙化(通常为牙齿)与Rokitansky结节(附着于囊壁的皮样斑块)。因肿瘤成分以外胚层为主,故又称皮样囊肿。病变内的脂肪在所有序列影像上均表现为肉眼可见脂肪的信号。病变内脂肪与水和(或)软组织间分界亦可见化学位移伪影。标准T1与T2WI序列支持畸胎瘤的诊断,然而,反相位T1WI或化学选择脂肪抑制技术可提高诊断信心。仅有少量脂肪的病变,反相位影像诊断具有特别的优势。
头结节:通常单个,呈类圆形,与囊壁成锐角相交:结节中可见脂肪、钙化或毛发附着;头结节是恶变的好发部位,如果直径>5cm的实性头结节、有明显强化并与囊壁成钝角相交的征象要考虑恶变。未成熟畸胎瘤:占卵巢畸胎瘤的1%-3%,组织来源除三胚层成熟组织外,尚可见未成熟组织(主要为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多为囊实性,很少出现成熟畸胎瘤那样充满手发皮脂样物的大囊,肿瘤约32%-58%发生转移。多见于年轻患者,常有AFP升高的表现。体积较大、边缘分叶但境界清楚的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较多且均表现为多发小囊样结构,其内散在骨化、脂肪样信号灶,而囊性成分多均匀,几乎均为水样液体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内软组织成分呈网格样显著强化;肿瘤易经破裂的包膜向邻近直接蔓延、腹膜种植以及淋巴道转移,腹水不少见。
成熟畸胎瘤恶变:恶变率约1%~2%,多见为鳞癌,其次为腺癌和类癌,常发生在囊壁的头结附近,囊壁增厚,肿瘤直径大于99cm,实性成分、囊壁增厚且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直接浸润邻近结构或透壁侵犯的生长方式是卵巢成熟畸胎瘤恶变重要的MRI特征;较少发生淋巴管或血行转移;多见于绝经后妇女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