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VF患者常出现缺氧、慢性心力衰竭、反常性脑梗死或脑脓肿等并发症,其中以反常性脑梗死或脑脓肿较为常见,且后果较为严重。
我院首例肺动静脉瘘封堵术
近日我院心血管二科首次成功应用室间隔封堵器,完成一例肺动脉瘘封堵术。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经皮肺动静脉瘘介入栓塞术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病死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该病例的成功治疗方法,有望造福更多患者。
患者为51岁女性,因反复气促入院,在外院就诊期间,反复发现低氧血症,血气分析氧分压仅为56mmHg,血氧饱和度只有85%。起初以为是“阳”的影响,但核酸转阴数月了,患者仍觉活动后气促明显,反复血氧低。到我院住院经肺血管CT及肺动脉造影检查,证实患者为少见的肺动静脉瘘,就是由于肺动脉及肺静脉之间存在一条异常的通道,肺动脉内未经氧气交换的血液直接经瘘管流入了肺静脉,输送到了全身。
既往肺动静脉瘘的治疗,只能靠外科手术结扎,手术创伤大,遗留疤痕影响美观。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了经皮肺动静脉瘘封堵根治肺动静脉瘘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栓塞材料主要包括弹簧圈、封堵器或弹簧圈联合封堵器等,由于此种病例少,尚无专用的介入封堵材料,尤其是对于较大的瘘管,弹簧圈或封堵器封堵有脱落、移位、残余漏,甚至异位栓塞的风险。这个患者瘘管大、分流量大,且可用于封堵器“着陆”的管状段短,容易造成正常的肺动脉闭塞。曾智桓主任团队经反复讨论后,决定选用一款用于肌部室间隔缺损的封堵器行瘘管封堵。术中细致建立轨道,封堵器精准定位及释放,复查造影显示瘘管即刻完全封堵,且未影响患者其他正常的肺动脉。术后检测患者血氧饱和度立即恢复至100%。回到病房时患者自己诉说呼吸顺畅多了。
科普时间
肺动静脉瘘(PAVF)是一种少见的肺血管发育畸形,肺动脉和肺静脉之间的异常沟通,形成高流量、低阻力的右向左分流,即所谓的“盗血现象”,乏氧的静脉血不经氧合直接注入体循环,导致人体血氧含量低。
PAVF患者常出现缺氧、慢性心力衰竭、反常性脑梗死或脑脓肿等并发症,其中以反常性脑梗死或脑脓肿较为常见,且后果较为严重。
肺动静脉瘘内科药物治疗无效。早期,肺动静脉瘘患者只能通过外科开胸将患处的肺段、肺叶或全肺切除。但是外科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手术并发症相对较多,患者术后恢复较慢的缺点,目前已很少应用。目前,介入栓塞治疗已成为肺动静脉瘘患者首选的根治性技术,适用于各种各样的肺动静脉瘘。选用与瘘管相匹配的封堵器,可直接封堵肺动静脉瘘的瘘口,促使血栓形成,而后血栓机化纤维化,使瘘口闭塞、动静脉瘘消失。栓塞后即刻就可以显示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上升;栓塞彻底的话,血氧饱和度可完全恢复正常,达到100%,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明确的优点。
来源:心血管二科
初审:王 媛
审核:林锐锐
审发:庄文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