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创新传承体系,培养后备人才!第三届医师职业发展大会在榕举办

2023-08-22 14:42   福建卫生报

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好未来发展的专业和方向,制定未来学习和研究的计划,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术交流会,不断学习和进步,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医生。”

8月20日上午“第三届医师职业发展大会”在福州召开大会期间先后有近3000名医学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医院专科建设和医师职业能力提升。

本次大会由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福建省医师协会、福建省医学会、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和《福建卫生报》社联合主办。

20日下午,五个分会场开启(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与福建省儿童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内容涵盖党建引领、廉政建设、医学人文建设、医师职业规划、人工智能助力学科发展、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为推动福建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促进福建医疗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添砖加瓦。

福建省医学会会长朱淑芳,福建医科大学党委书记、福建医师协会会长陈晓春教授,福建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黄昱,福建日报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任君翔,福建省卫健委医政处处长洪涛,福建省卫健委宣传处处长黄守勤等领导出席此次活动。福建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刘景丰主持开幕式。

91961692572704776

加强医学人才能力培养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各医疗机构及医师需要不断提升科室能力建设和医师职业能力,提升我国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为此,医师职业发展大会应运而生。

陈晓春在致辞时表示——    

医师职业发展大会至今已是第三届了,医学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医院专科建设和医师职业能力提升。大会搭建了医师职业发展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医师队伍,加强行业自律,结合新技术、新手段、新思路建立新型的传承体系,为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

35821692572705206

黄昱在致辞时表示    

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人才是关键。医师职业发展大会聚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智慧为一体,共同讨论医师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这对团结凝聚卫生健康系统力量、加强医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64241692572705262

新一批专科主任委员和专科分会会长来了

近年来,福建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医师队伍人才辈出。

大会上,9位专家学者被聘为福建省医师协会2023年新任专科医师分会会长,21位专家学者被聘为福建省医学会2023年新任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9921692572705338

6811692572705761

快来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80541692572706278

深化医疗反腐  同发倡议书

“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期职业精神,从严落实《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构建风清气正的行业氛围。”大会上,新任专科(医师)分会会长、主任委员代表郑晓春教授、陈传本教授、颜建英教授、陈燕凌教授、纪超教授在现场铿锵有力地宣读倡议书。

99561692572706394

近来,一场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的集中整治正在全国多地进行。但蛀虫毕竟是少数,医药腐败的“关键少数”,代表不了广大兢兢业业、辛勤付出的医务工作者,少数医疗腐败个案不能且不应该影响到近1400万医卫人员的付出。

倡议书的宣读,代表广大医师们响应党的号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期职业精神,从严落实《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构建风清气正的行业氛围,为医药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让医学更有温度 少不了专业媒体的身影

为加强全省医师队伍协同发展,省医学会、省医师协会与《福建卫生报》社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98551692572706557

今后三方将充分发挥协(学)会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资源互补,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健康科普教育等方面搭建更为广阔的专业平台,促进福建省学科建设发展,助力健康福建建设,共同让高水平的医学更具温度。

群策群力  共谋医师职业发展方向

什么是医师?什么是医学?医师职业发展是什么?不同的医师给出不同的答案。有的是临床业务能力的提升,有的是科研能力的进步,有的是沟通与共情能力的增进……

本次大会,几位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带来他们对医师职业发展的不同思考。

01 临床之外 通过科研创新促发展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常务副院长吴炅教授在讲座中分享了乳腺外科的成长史以及科室临床科研创新成果。

从2000年开科,1个病区45张床位、一年收治300例到如今5个病区、219张床位、一年收治8000多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实现了质的飞跃。这和我们对于科室发展和医师职业发展的定位是分不开的。对于医生,除了临床业务水平的提升以外,科研创新也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我觉得作为一个医生,在一生当中,你如果有1~2个好的临床研究结果,能对患者带来切实的益处,这是非常不容易也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我希望作为一个医生的职业成长来说,不仅仅是看病,还应该从看病的过程当中去凝练,提出科学问题。学科建设、医院建设也要提供这样一些平台,为医生的职业成长、个人发展,乃至为整个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

02 从名医到良医 医技发展更要人文发展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王一方教授在现场浅谈医师的职业精神。

医学是人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人文。它不仅仅是人类关于自身形态、功能、代谢现象与规律,生理、病理、药理知识,诊疗、护理、康复技术体系的建构历程,也是生命中痛苦与关怀、苦难与拯救、职业生活中理性与良知的搏击、升华的精神建构历程。

正如“患”这个字,上面一个“串”,下面一个“心”,连起来是一串心事,患者就是一串心事来求助你的人。有些医生,患者一看见他病就好了一半,背后隐含着是德性与理性的加权效应,医学要有温度、要有磁性,疗效一半来自好技术,一半来自好品行,只是技术好叫名医,技术品行都好叫良医。

医者有四个“救生圈”:技术魅力、人格魅力、温暖陪伴、灵魂抚慰。技术“救生圈”固然重要,其余三个人文“救生圈”更不可或缺。关注病,更关注人;读懂病,更读懂人。

03 职业发展层次多 先要打破自己的舒适圈  

北京大学医学部特聘教授史晓群表示,医师的职业发展离不开医院战略规划、科室规划和个人规划。离开了医院和科室的支持,再多的规划也很难实现。在考虑了医院和科室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开始做个人规划,个人规划包括了找准自己的市场价值,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核心竞争力,梳理整合身边资源,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等等。

有效的生涯设计还要不断地反省、修正,以适应环境的改变。史晓群强调,年轻人要勇于打破自己的舒适圈,在3-5年的时间内快速突破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红线,取得正面反馈,以促进自身持续正向发展。

多元丰富的行业专家智慧也让参会人员获益匪浅。

福建省肿瘤医院乳腺内科主治医师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大会为年轻医生如何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提供了重要和专业的指导意见,意义深远。从sars到新冠,从高血压糖尿病到肿瘤等恶性疾病,‘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使命,一直未变。对于年轻医生来说,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可以更好地服务病人。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好未来发展的专业和方向,制定未来学习和研究的计划,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术交流会,不断学习和进步,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医生。”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 刘伟芳、章立强、周千艺、陈昶烨

编辑:杨小懒

审核:黄美辉、陈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救死扶伤,医师,医疗管理,人才培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