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中国医师节】医路“省立人”:有一种情怀,叫“家院”情怀

2023-08-21 15:06   福建省立

10年,从菜鸟一路升级打怪。如今的我,与优秀的前辈仍有不小的差距,但为小儿健康而努力付出,依旧热情无限。

中国医师节

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

有许多医生,是在省立医院开启职业生涯,医院也伴随着他们的行医之路,他们虽生于不同年代,却都深植于省立的“家院”情怀,践行医者仁心,同时也见证了医院的发展历程。他们中有的初入职场,有的已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学者,有的从医近半个世纪,仍坚守在为人民健康奋斗的道路上,在第六个医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从医感悟。

39821692486098560

70291692486098686

林章树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中国呼吸医师终身成就奖

数数日子,我已从医61年,是个老省立人了。有人问我,为什么年纪这么大仍坚持在一线工作?以一人的辛苦,换来多人的健康幸福。这是我作为一名医生的苦与乐。能获得患者及家属的好评,这就是最大的安慰。

还记得2003年的非典,那个时候完全不知道如何去应对这种突发性的呼吸系统传染病,于是深入第一线调查取证,亲自查看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零距离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救治,回想起来有点后怕,但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不就是医者的使命吗?看到现在医院呼吸专业的团队从人才配备、设备条件、业务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看到在新冠疫情期间,当初的年轻医生已能独当一面,用平凡的坚守、精湛的技术,守护人民健康,我很欣慰。

医院已走过86年风雨历程,我有幸身在其中,见证它的巨变。如今,我更寄希望年轻一代能薪火相传,坚守从医初心,继续发扬精于医术、诚于医德的院训,青出于蓝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为医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7171692486098813

57501692486098906

李瑞玉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 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已经到省立医院工作40余年了,有许多的收获与感动。医生是较为高尚而辛苦的职业,能通过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助病人摆脱疾患获得满足感。记得有一次在人行天桥上,突然一位男子用力抓住我的手,一直对我笑,原来是我曾经治疗过的患者。当年,他因喉癌全喉切除术后伤口感染,我连续三个多月,每天为他换药,没想到十多年过去了,他仍然能记住我的身影,虽然不能发声,但用肢体语言深表感谢,此刻的我真的很开心。

医生不仅需要耐心细致,认真、踏实、勤恳的工作,更要果断、快速的做出判断,给予积极的治疗。作为耳鼻咽喉科医生,印象最深的是处理小儿气管异物的急诊,我们经常是抱着嘴唇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的孩儿飞奔向手术室,麻醉科紧急插管、手术,想方设法去除异物,手术室里往往聚集着多个科室的医护帮忙抢救,大家面部紧张的看着我们手术取出异物,病人转危为安,才松口气。这就是医生的天职,团队团结的力量,医院的凝聚力。

62951692486099047

14481692486099129

石松菁重症医学二科主任主任医师 全国“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

我从事急危重症专业35载,深感医生这个职业的艰辛与不易。重症医学科和其他科室有所不同,病人病情危重、高龄患者基础疾病多,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时病情尤为复杂。吴阶平院士在他的医生成长三要素——“实践、思考、知识”中,始终坚持把实践放在第一位。临床医生的成长离不开临床,医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自己,以恐惧之心和慈悲之心,终身修炼,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好医生。

医学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创新是医学进步的灵魂。从ICU成立起,带领团队一直致力于探索危重症救治新技术,将基础知识、新进展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尽心尽力救治病患。

从医之路虽充满挑战,当一名好医生,是每一位医生的初心,相信经过一代又一代省立人的共同努力,省立医院的明天会更好!

94981692486099662

24251692486099731

林靓南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 福州青年五四奖章标兵

我的母亲也是白衣天使,换句话说,我是“医二代”。省立医院于我而言意义非凡,是耳濡目染的启蒙之地,是开启职业的出发起点,是不断锤炼的战场,也是充满感悟的人生境遇。22年从医之路,我从一个不惑的医学生逐渐成长为一位可为患者解惑的专业医师,亲眼见证了省立的飞速发展,倡导创新发展模式,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扩容优质医疗资源,支撑均衡发展布局。

妇产科是个特殊的科室,一个个健康的小宝宝在这里诞生,这里充满生机与希望。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等高危孕产妇,这里就是生命延续的重要“驿站”。得益于我们综合医院强大实力的支持,多学科联合,共同守望生命花开,相信持续的力量必将变平凡为非凡。

60431692486099798

91961692486099861

陈  晗重症医学三科副主任医师 福建省第三批“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我们常常要直面生死考验,每天的工作都充满着紧张和责任。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一直忘不了到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的第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抢救打乱了原本的查房工作,但在上级医师的指挥下,抢救有条不紊,现场忙而不乱,患者转危为安——可是我却什么忙也帮不上!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自己能力的不足,但也坚定了投身重症医学事业的决心。

工作14年,越深入ICU,越能体会,比起治疗,我们还需要关注治疗所带来的再损伤。综合研判病情、根据轻重缓急进行处理、提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实时关注患者的身心情况,耐心倾听、用心沟通,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所以我不断鞭策自己,通过持续的学习和深造,逐渐开拓看问题的思路,让科研与临床相辅相成,创新治疗技术。有时候医学的力量有限,伤痛、失败在所难免,所以唯有竭尽全力,才能守护生命的微光。

89031692486099939

32041692486100014

王晓莉儿科主治医师中德联合培养 儿科医师项目成员

2013年,我与省立相遇,彼时的自己还只是一个菜鸟见习生。在这里,我遇见了许多良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让我获益匪浅。在实习中,我看到他们始终保持认真观察、主动思考、严谨应对,寻求最优解决问题方法的好习惯。因此每当遇到疑难杂症,他们总能很快辨别病情,给予及时的治疗。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下,我正式成为一名省立的儿科医生。

后来,基于医院给予的机会,有幸远赴德国开启了历时3年的小儿心脏探索之旅。我克服语言学习的困难,取得了德国执业医师资格,说不辛苦是假的,但运用学习到的先进技术和诊疗方法治愈重症患儿,当看到他们重拾笑容,什么都值得了。

10年,从菜鸟一路升级打怪。如今的我,与优秀的前辈仍有不小的差距,但为小儿健康而努力付出,依旧热情无限。

整理:党委宣传部

编辑:陈钰涛

责编:宁宇

编审:谢秀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中国医师节,重症医学科,省立医院,省立人,儿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