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救心不忘初心,治病救人砥砺前行
近日,一位妈妈带着三岁的女儿前来紫金县中医院就医。黄德波主任接诊后明确诊断小孩子是先天性心脏病!为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黄主任带着患者及患者家属来到了王宗涛医生的诊室。在一番交流以后,才了解这位妈妈已带着先心宝宝辗转了多家医院,早已确诊了先天性室间隔缺损,随着患儿成长,室间隔缺损并未自然愈合,症状反而逐渐加重,现在已出现明显活动受限,且心脏彩超示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干预势在必行。
驻点帮扶专家王宗涛医生第一时间启动医联体会诊联动,邀请广药大附一院心血管专家曾智桓教授会诊。综合考虑了患儿的情况与家属的意愿,拟选择介入治疗封堵室间隔缺损!
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位女士的丈夫已经去世,她家境贫寒,现在独自抚养两个孩子,连生计都是一大难题,手术费用早已无力承担,这也是孩子一直没能得到治疗的原因之一。在详细了解家庭情况后,医联体团队做出决定,尽最大能力帮这对母女解决问题。在心胸外科专家肖海平主任的引荐下,终于找到了社会组织广东省一心基金会,并开始进行资助申报。从紫金到广州,两百多公里的路途,很多工作家属无法完成,王宗涛医生承担了信使的作用,从材料准备,医院审批,递交资料......幸运的是,基金会经过严格的评估筛查,同意对该患儿进行资助。
手术方案的选择
患儿3岁,无法像成年人一样配合手术,且麻醉及术中穿刺均较成年人不同。于是曾智桓教授团队联合麻醉科、心脏超声室,制定了详细周全的手术方案,并进行了充分的应急预案演练,最终成功为孩子进行了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术后患儿气促症状消失,母亲那略带沧桑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患儿平安康复出院!术后患儿母亲为表示诚挚的谢意,亲自将锦旗送到王宗涛医生手中,感谢其对患儿的救治及爱心援助。
在医联体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广药附一院团队一直秉承技术力量下沉的理念,真正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落到实处。团队成员也始终谨记救死扶伤的初心使命,在治病救人的征途上一路砥砺前行!
科普时间
室间隔缺损属于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根据室间隔缺损的程度缺损位置来决定。随着生长发育,室间隔缺损80%在一个月内自然闭合。随着年龄增加,自然闭合的几率明显降低!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能导致患儿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活动受限等情况,甚至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等。临床症状可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多汗、肺部感染等。其临床症状取决于心室水平分流及分流量的多少。早期左心室压力高,为左向右分流,随着病情进展,出现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收缩期负荷、右心室增大,最终会出现右向左分流。当出现严重肺动脉高压时,出现紫绀等表现。病情进展,最终会导致心力衰竭,最终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于较大的室间隔缺损患者,应尽早行手术干预,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手术可分为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随着目前医疗器械及诊疗技术的发展,许多室间隔缺损均可进行微创介入治疗,对于较大的室间隔缺损,或合并其他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来源:心血管二科
初审:王媛
审核:林锐锐
审发:庄文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