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医师节|将感激谱成歌,八旬音乐家给医生们送了份特殊礼物
急性青光眼险些失明
年近80岁的广州军区退休老干部叶爷爷,2周前的一个清晨醒来感觉右眼酸胀不适,看东西雾蒙蒙的,照镜子一看发现眼睛特别红。他觉得自己是犯了结膜炎,准备到门诊开眼药水。
叶爷爷来到了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门诊,一查眼压值竟然爆表了,高达60mmHg以上(正常眼压范围是10-21mmHg)。热心细致的李青医生考虑是右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大发作,建议立马入院手术治疗。否则抢救不及时会对视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48小时内可完全失明。叶爷爷是军人出身,行事果敢,自主健康意识也较强,听完李医生的意见,当即选择入院治疗,丝毫没有延误。
入院后,眼科医护人员立马为叶爷爷启动了青光眼急救绿色通道,青光眼团队专家朱宇东医生部署抢救工作。主管医生杨佳俊为叶爷爷快速做了青光眼急性大发作的一系列应急处理:快速缩瞳治疗、局部抗炎、眼药水降眼压;沈芸竹护士马上建立静脉通道,予以甘露醇快速静滴全身降眼压治疗。经过青光眼医护团队齐心合力的精心治疗,很快便顺利将叶爷爷的眼压控制在30mmHg以下,不适症状也得到明显缓解。
鲍主任手术中
随后,眼科主任鲍炯琳医生亲自为叶爷爷主刀,手术十分顺利,成功抢救回了右眼视力,化险为夷。术后第一天,患者的右眼视力即已恢复至0.8,眼压恢复正常。叶爷爷为表达感激之情,特为眼科创作了一首《光明天使之歌》,并附赠打油诗一首:不送红包不送礼,送首歌曲表谢意,祝愿眼科众同仁,样样工作数第一。
在医师节来临之前收到这样一份特殊的礼物,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的医护人员表示倍感暖心。
叶爷爷是幸运的,但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却见证了太多的不幸,很多老人家都是延误了治疗时机,不得不接受失明的结局。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青光眼是全球排名首位的不可逆致盲眼病,仅次于白内障,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但目前公众对于青光眼的认知度较低。建议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科普大放送!
什么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glaucoma)的定义是:当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眼压升高,超过视神经可承受的限度,造成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老年人得青光眼,一般都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前房角突然或进行性关闭,周边虹膜阻塞房角,房水外流受阻,引起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诱发因素有哪些
1.内因:解剖结构
闭角型青光眼多与眼睛局部的解剖有一定的关系,多为正视眼或远视眼,眼轴短,角膜小,前房浅,房角窄等。
2.外因:心理社会因素
如工作环境变动、家庭矛盾、情绪刺激(愤怒、悲伤、忧郁、过度兴奋)等;在黑暗的灯光下阅读,长时间看电视、电影等造成瞳孔散大。这些情况下都会导致他在本来就有一定瑕疵的解剖结构上,形成瞳孔的中等度的散大,导致房角急性关闭,这时眼睛就相当于一个水库,排水口出了问题,水不能正常排出,里面的环境就恶化了。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有哪些前兆
1.痛:眼球胀痛、鼻根和眼眶部的胀痛以及头痛,头痛多在额头部及太阳穴的位置,可以是剧烈的偏头痛也可以是时轻时重的钝痛。严重的疼痛可伴随恶心呕吐。因常伴有恶心、呕吐,有时还可能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头痛还可能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所以当出现恶心、呕吐伴头痛的时候也要到眼科来排查青光眼。
2 .红:眼球布满血丝,颜色深红,轮廓不清。
3.糊:视物模糊,有时看灯,特别是白炽灯,可以看到七色如彩虹的光圈。
4.闭:畏光,在阳光下不敢睁眼,总是眨眼甚至只能闭着眼,不停流泪。
如果出现了上述的情况,也就是眼球内压力的急剧升高,应及时就诊,避免长期高眼压对眼睛造成的不可逆损害。
哪些人容易患青光眼呢
青光眼发病率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常见于中老年人。国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目前中国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3%,致盲率约30%。青光眼患病高危因素主要有:
1. 具有青光眼家族史,研究发现父母、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中有青光眼患者,其发病率会增加5~10倍;
2.年龄40岁以上;
3.高度远视、高度近视;
4.前房浅、眼轴短、白内障严重的患者;
5.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6. 精神压力较大,负性情绪频发且剧烈变化的性格心理因素;
7. 暗室停留或阅读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等;
8.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肾炎等全身性疾病。
老年人如何预防青光眼
1.每年坚持做一次眼科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原来年轻的时候视力就很好的中老年人,一定不要掉以轻心。
2.工作学习环境不宜过暗,光线要充足,夜间看手机时应将灯打开。如果光线不足,会使瞳孔散大影响房水排泄,诱发青光眼。
3.饮食要有规律,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含有丰富纤维素,多食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不暴饮暴食,禁烟酒、浓茶咖啡,不要大量饮水,一次饮水量不超过300ml,避免睡前饮水。
4.衣领勿过紧、过高,睡眠时头部垫高,避免趴着睡觉,减轻头部充血。
5.不宜过度用眼,避免疲劳,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刷手机,阅读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6.已有视野缺损的患者在运动前要考虑自己的视力情况,如在打球时,视野缺损的患者可能看不到正击向自己的球。在骑自行车时,可能正一步步靠近危险,但由于视野缺损却察觉不到,所以视野缺损的人不宜骑自行车和开车。7.少做憋气的动作,如潜泳等。日常生活中不要长时间低头弯腰以避免眼压升高。
8.生活中保持乐观,胸怀开朗,保持心情舒畅,让自己情绪稳定。
9.有青光眼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者,需定期专科检查;老年人可尽早采取手术治疗白内障,预防青光眼的发生。
10.若出现眼胀眼痛、头痛、呕吐、视力骤然下降等情况,请立即就诊。
来源:眼科、广州日报
初审:冯伟怡
审核:林锐锐
审发:庄文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