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黑龙江首例!哈医大二院成功开展脊柱机器人辅助下先天性半椎体畸形截骨矫形手术

2023-08-21 11:40   MedRobot

脊柱手术机器人的应用,为哈医大二院脊柱外科高难度、复杂手术“保驾护航”,开启了哈医大二院医工结合的智能化医疗和数字化骨科的发展进程。

文章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编辑:章雨晴

转载要求:请在文首标明文章来源,可直接转载

MedRobot

据MedRobot了解,近日哈医大二院成功开展黑龙江省首例脊柱机器人辅助下先天性半椎体畸形截骨矫形手术,帮助12岁女孩重新挺直胸膛,回归正常生活。MedRobot转载公众号文章供读者参考。

病例介绍

手术机器人是医疗领域的新兴技术,主要用于微创、准确治疗,可提供定位导航和规划,是当前外科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

日前, 哈医大二院外科教研室主任、骨科主任闫景龙教授带领骨外科六病房(脊柱外科)副主任夏景君教授在脊柱机器人的辅助下成功完成先天性半椎体畸形截骨矫形手术,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患者安全,降低了手术风险,极大提高了手术效率。让12岁先天性腰椎半椎体畸形患者重新挺直脊梁,回归正常生活。

此手术的成功完成填补了龙江脊柱外科机器人手术的空白,标志着哈医大二院脊柱外科手术向智能化、精准化与微创化方向实现又一次飞跃。

37961692402144613

闫景龙教授(左三)和夏景君教授(左二)等人在脊柱机器人辅助下进行手术

12岁小女孩小陈(化姓),患有先天性脊柱半椎体畸形,前些年小陈虽然腰椎侧弯,但没有任何症状,可以正常走路,所以父母一直没有带她进行过检查和治疗。 然而近半年,她出现了严重的腰背痛,难以直立行走,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小陈心理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一家人的生活被按下了暂停键。父母带她四处求医,最终慕名来到哈医大二院。 经全面检查结果显示,小陈L3椎体发育异常,腰椎侧弯角度达到了45度,手术指征非常明确,亟需接受半椎体畸形切除脊柱矫形手术治疗。经过详细的术前评估及规划,闫景龙教授团队决定采用脊柱机器人辅助下先天性半椎体畸形截骨矫形手术。

97461692402144839

术前通过“O”臂扫描收集影像学信息,并根据影像学特点个性化设计每个椎弓根螺钉的置钉角度和螺钉型号

闫景龙教授介绍,半椎体畸形是由于先天椎体形成障碍导致的脊柱畸形。这种先天性脊柱畸形往往解剖结构发育异常,手术难度大、风险大。椎弓根螺钉植入是脊柱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治疗手段,既往椎弓根螺钉的植入通常采用暴露关节突关节,根据解剖标志经验性置钉,但面对复杂的脊柱畸形, 通常伴有椎体发育异常, 解剖标志难以确认,经验性置钉风险极大,一旦置钉失误会造成神经、血管、内脏损伤等严重后果。 而脊柱手术机器人让医生具有了“透视眼”,主刀医生可在术前对患处进行影像扫描并进行详细规划,选择合适的置钉角度和螺钉型号,置钉过程中能够实时观查进钉的方向和深度,将虚拟手术计划转变为现实空间位置,确保置钉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它通过“数据采集”“精准设计”及“稳定操作”三大环节,使得医生看得更全面,想得更周到,做得更精确。

71411692402144939

通过“可视化”界面, 术者可实时观察螺钉的方向和深度

手术如期进行。正式开始手术前,先通过“O”臂扫描收集影像学信息,并根据影像学特点个性化设计每个椎弓根螺钉的置钉角度和螺钉型号。随后,闫景龙教授带领夏景君教授等人在脊柱机器人辅助下进行先天性腰椎半椎体畸形截骨矫形手术。机器人通过术前设计规划置钉方案、术中配准、机械臂辅助建立钉道,实现人机互动,使置钉过程“可视化”,操作安全可靠。术后复查腰椎侧弯角度基本恢复正常。 10211692402145125

夏景君教授介绍,脊柱机器人的优势在于精确定位,使置钉过程“可视化”,不单单适用于普通的脊柱融合手术,对于脊柱侧弯和复杂的脊柱畸形手术更有意义,这类患者常常伴有椎弓根的发育异常,解剖结构不清晰,很难通过传统的经验性置钉方式准确置钉,而脊柱机器人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机械的精准定位提高手术的精准性,降低手术风险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极大的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闫景龙教授强调,脊柱机器人手术属于新型技术,是脊柱外科手术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跨越,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脊柱手术机器人的应用,为哈医大二院脊柱外科高难度、复杂手术“保驾护航”,开启了哈医大二院医工结合的智能化医疗和数字化骨科的发展进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机器人,椎体,矫形,手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