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学术】标准先行 规范引领 | 心肌病诊疗规范提升项目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肌病诊疗中心成立启动会圆满举行
8月10日下午,心肌病诊疗规范提升项目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肌病诊疗中心成立启动会圆满举行。
数据显示,我国人群肥厚型心肌病患病粗率为0.16%,经年龄、性别校正后的患病率为80/10万,估计我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超过100万。为规范心肌病的临床诊疗,提升临床医生对诊疗技术的掌握,心血管健康联盟、苏州工业园区心血管健康研究院依托心衰中心体系,发起了“心肌病诊疗规范提升项目”,旨在聚焦诊疗流程、诊断能力、精准识别和提升认知,全面推动我国心肌病的规范诊疗。
福建省心血管病医学中心主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科主任陈良龙教授、福建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罗育坤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科主任戴小福主任、心脏超声室李金国主任、心内科林运灵副主任、叶明芳副主任、方军主任、李淑梅副主任、影像科陈智勇副主任、核医学科林天生主任、药学科吴雪梅主任,中国心力衰竭联盟主席杨杰孚教授等共同出席了启动会,参加启动会的还有我院心血管内科、超声科等专科医生。
会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以及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分别为启动会发来致辞。
葛均波院士强调,希望此次心肌病规范提升项目能够在业内达成共识,对心肌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有清楚的认识,并为行业提供指导。
霍勇教授表示,该项目聚焦规范心肌病诊疗流程,加强培训提高诊疗能力,精准识别助力分级诊疗,提升认知优化长期管理,将全面提升我国心肌病的诊疗规范。
杨杰孚教授为本次会议做线上致辞,他指出,心肌病诊疗规范提升项目计划推广规范的心肌病诊疗流程,撰写相关专家共识,开展心肌病诊断筛查、交流培训等系列活动。全面助力临床医生多学科、多层次的联动与交流,提高临床医生诊疗能力,提升医患双方对心肌病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促进我国心肌病患者早期发现。杨杰孚教授祝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在陈良龙教授的带领下,在福建协和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启动心肌病诊疗规范提升项目。
林运灵副主任主持启动会开幕并介绍,心肌病是一类易漏诊、易误诊、更容易延误诊断的疾病。基于当前心肌病诊疗规范有待提升的现状,为更好推动心肌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让散落于各个专科的心肌病患者在协和医院得到最优质最规范的救治。借助心肌病诊疗规范提升项目,由陈良龙教授发起邀请医院相关科室的主任、骨干力量组成协和心肌病MDT团队,共同协商、探讨、助力、见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肌病诊疗中心启动、院内诊疗机制的制定,心肌病患者管理的运行。
陈良龙教授在启动会现场致辞,希望通过多学科的联动,启动“心肌病诊疗规范提升诊疗项目“,既是响应国家对于临床专业能力建设规划,也借助心血管联盟心肌病项目发挥福建协和医院多学科团结合作的优势,未来更好服务于福建心肌病患者。期待、同时也相信协和心肌病MTD诊疗小组能够在林运灵博士的带领下,在各学科各位专家的通力合作下,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肌病诊疗中心”建设成全国领先的心肌病规范化诊疗的示范基地,服务于一方患者,将来还能够带领医联体及基层合作医院共同提升心肌病诊治水平。
致辞结束后,各位专家共同出席了项目启动仪式并合影留念,标志着“心肌病诊疗规范提升项目”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正式启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肌病诊疗中心正式成立。
启动仪式后,全体专家就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学术交流。
叶明芳副主任对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病机制进行讲解,他指出肌小节分子水平改变(包括肌球蛋白SRX/DRX状态比例改变,肌球蛋白-肌动蛋白横桥形成过多、Ca2+离子敏感性增加、ATP酶活性增加)共同促进了心肌细胞收缩亢进,从而导致心肌肥厚,临床即出现形态学和功能学的改变。针对肌小节的变化,研究进展提示mavacamten可恢复肌球蛋白超松弛状态 (SRX) 和无序松弛状态 (DRX) 构象状态的平衡,减少肌球蛋白-肌动蛋白横桥数量,从而减轻心肌收缩亢进,改善心肌舒张功能及能量代谢。
李金国主任分享了“超声心动图在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和评估中的应用”:HCM精准诊断存在提升的空间,临床上对于HCM症状非特异性、非心内科、门诊未听诊或对HCM心电图特征不敏感常常未能及时启动心超。心超在心肌病诊断和评估中有较高的作用,是诊断HCM首选、准确且经济的方法。超声心动图时测定的左心室流出道与主动脉峰值压力阶差(LVOTG),可以将肥厚型心肌病分为梗阻性(占30~35%)、非梗阻性(占30%)和隐匿梗阻性(占30~35%)3种类型,针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存在隐匿梗阻,目前协和医院正在尝试使用Valsalva进行隐匿梗阻激发,让病人获得经济有效的心超诊断。
放射科陈智勇副主任分享了“MR心脏成像在心肌病变中的应用”,详细讲解不同类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要点,CRM在临床诊断中的优点,放射科将在肥厚型心肌病中心启动后继续优化工作流程参与诊疗机制建设及优化,帮助更多患者精准诊断。
林运灵副主任进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肥厚型心肌病标准化诊疗建设探索”讲座,他向心肌病MDT专家成员及参会的多学科医生介绍院内HCM诊断能力建设、HCM诊治流程、手术评估流程、心超患者转诊、心肌病门诊的挂牌、会诊思路等一系列完整诊疗流程思路。林运灵副主任邀请参会专家从不同角度为诊疗流程提出建议,高效落地肥厚型心肌病诊疗流程,让患者进院后“少走弯路”是心肌病团队下一步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在专家讨论环节,林运灵副主任的方案得到陈良龙及在场所有专家支持。
最后,陈良龙教授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肌病中心启动会做总结,感谢心血管健康联盟及兄弟科室对本项目的大力支持及深入参与。希望中心成立以后,能够让更多的患者获得快速、精准、及时的有效治疗,为我省心肌病规范化诊疗贡献协和力量。
END
撰稿:心内科
责编:黄怡晨
编审:苏 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