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讲科史】风湿免疫科
在建院65周年之际, 医院开展 “医脉相承 薪火相传” 主任讲科史活动。 主任们的讲述, 凝结了 一个科室跨越半个世纪的历史, 医疗技术突破、 科研难点攻关、 教学模式创新、 人才队伍拓展 ······
下面,让我们随着李芬主任的精彩演讲,一同走进风湿免疫科的峥嵘岁月。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风湿免疫科是一个有64人的温暖大家庭。目前学科医生22人,护士26人,技师6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10人。
风湿免疫病学科的历史,只有三十余年。1991年,吴轰教授开设了湖南省第一个风湿免疫病专科门诊,从此湘雅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正式登上了学科建设的大舞台。
1997年,风湿免疫科独立成科,高洁生教授被任命为第一任主任。同年,学科获得了临床免疫学硕士点。2001年,在中医科的帮助下,风湿免疫科有了专科床位。2006年,专科床位规模扩大到23张,并设立了湖南省首个规范化生物制剂治疗室。2007年,湖南省首个风湿免疫临床实验室成立。
2009年,陈进伟教授被任命为第二任科室主任,牵头成立了湖南省第一个风湿免疫研究室,从此,湘雅二医院风湿免疫病的学科发展迈入了快车道。2010年,风湿免疫科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1年获批卫生部临床药理研究基地,2012年获得了“中南大学校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2013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风湿免疫科积极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成功获批,成为国家风湿免疫病专业13个临床重点建设专科之一。从此,湘雅二医院风湿免疫科跻身国家风湿免疫病研究的第一梯队。2014年,床位规模,扩大为两个病区;2016年获得“湖南省青年文明号”的称号。近8年,湘雅二医院风湿免疫科长踞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和复旦版中国医院专科排行榜前列。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学科发展,离不开带头人的引领。吴轰教授,牵头成立了湖南省风湿免疫病学会;高洁生教授,开创性地将来氟米特应用于儿童风湿病;陈进伟教授,将多药耐药的概念引入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治。这些具有突破性的探索,带领湘雅二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学科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三位学科带头人艰苦卓绝的工作,不仅带来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而且使得我们后辈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决心在前辈的引领下继续努力,推动学科的持续发展。
三十余年的艰苦创建,风湿免疫科在医疗、教学、科研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医疗特色鲜明,以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为重点,以炎性关节病为主导,主张多靶点联合治疗,同时依托湘雅二医院的综合大平台,倡导多学科MDT团队建设,探索新型治疗手段,不断提高重症患者的收治成功率,有效降低死亡率,成为中南地区风湿重症患者的临床诊疗中心。尤其在炎性关节病的规范化诊治方面,精准把控新型生物制剂的应用指征,严格操作流程,保障了临床用药的安全,不仅成为全国较早开展超声诊断炎性关节病的单位,同时还重点培养关节康复的专科护士,开发了“手指操”和“强直操”等创新项目。
除此以外,学科一直以来热心公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义诊、巡回讲学、健康知识讲座、录制科普视频、线上平台咨询,每年惠及百万人群,2021和2022年连续获得“全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全国十佳”的荣誉称号。
教学方面,承担了多层次的教学和培训任务。截至目前,共培养研究生硕士40余名,博士生9名,住培通过率100%。2021年和2023年举办了风湿病诊治基层医生训练营,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此外,在教育教学方面,既获得了全国风湿科知识大赛获得团体二等奖、风湿病学会青年英文演讲比赛第四名,也有本科生技能大赛特等奖的优秀带教老师、全国医学专业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三等奖获得者。
科研方面,总共获得国家级课题17项,省部级课题13项,药物临床研究51项。学术成果方面,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发表文章300余篇,其中SCI杂志论文78篇,最高影响因子20+分,主编医学专著15本,参编20余本。最近10年,致力于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先后举办5届难治性风湿病国际论坛,借助此平台,邀请国际和国内一流的讲者,扩大了学术影响力。同时,科室跟全球顶尖的风湿学科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与互动,与顶刊杂志长期保持良好的学术交流。学科的发展带动了人才培养的发展,也带来了学术成果的不断涌现。科室目前在STEM排行榜中位列前三,是多个学术团体的成员单位。
传承湘雅精神,坚持学科建设,我们一直在努力。小学科大发展,我们永远在路上。
讲述人:李芬
图片来源:风湿免疫科
编辑:范憬怡
审核:赵晓华
责编:赵丽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